[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传感器的武术动作识别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3476.2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40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曹明亮;曾瑜晴;张浩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1 | 分类号: | A61B5/11;A61B5/00;A63B69/00;A63B7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蔡伟杰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传感器 武术 动作 识别 系统 方法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传感器的武术动作识别系统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01、分别获取上肢动作信息以及下肢动作信息;步骤102、对所述上肢动作信息以及下肢动作信息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数据信息;步骤103、将预处理后的所述上肢动作信息以及下肢动作信息输入Inter机器学习计算棒中训练好的武术动作识别模型中,得到预测结果;步骤104、将所述预测结果进行显示。对比目前最常用的武术动作识别方法与系统(如视频识别中的行为识别、基于传感器的动作捕捉等),本发明具有更准确、高效的采集数据;对比同类技术实现,本发明采用多个惯性传感器采集数据,建立更有效的数据库,本发明采用单独分析上肢和下肢的运动姿态,提高动作预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传感器的武术动作识别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之前的主要武术动作识别方法是基于机器视觉的,但受如环境中的光照条件,人物在摄像机前的位置,场地的大小等的影响较大。后来有利用陀螺仪或普通摄像头等来进行动作识别的。但都大部分都是采用单一传感器识别,效率极低,且预测精度也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一,提供一种基于传感器的武术动作识别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提出一种基于传感器的武术动作识别系统,包括:
上肢数据采集模块,包括,
第一陀螺仪组,由多个陀螺仪组成,用于采集上肢的动作信息,
第一处理器,用于对采集到的上肢的动作信息进行数据预处理后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分类处理,形成上肢动作信息库,
第一通信单元,用于使所述上肢数据采集模块能够与处理中心进行数据交互;
下肢数据采集模块,包括,
第二陀螺仪组,由多个陀螺仪组成,用于采集下肢的动作信息,
第二处理器,用于对采集到的下肢的动作信息进行数据预处理后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分类处理,形成下肢动作信息库,
第二通信单元,用于使所述下肢数据采集模块能够与处理中心进行数据交互;
处理中心,包括,
第三通信单元,用于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第二通信单元通信连接,实现处理中心与所述上肢数据采集模块、下肢数据采集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
将相同动作的上、下肢动作信息进行标记,对上肢动作信息库以及下肢动作信息库整合得到完整数据库,
对上肢动作信息以及下肢动作信息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数据信息;
Inter机器学习计算棒,用于接收所述第三处理模块输入的预处理后的所述上肢动作信息以及下肢动作信息,并进行动作识别得到预测结果;
显示模块,用于将所述预测结果予以显示;
所述上肢数据采集模块、下肢数据采集模块以及处理中心均配置有电源。
进一步,所述第一陀螺仪组设置有8个陀螺仪,所述第二陀螺仪组设置有7个陀螺仪。
进一步,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第二通信单元以及第三通信单元均为蓝牙通信模块。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传感器的武术动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
步骤101、分别获取上肢动作信息以及下肢动作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34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