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VxWorks操作系统的双协议栈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33675.3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1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邝坚;刘健培;卞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723 | 分类号: | H04L12/723;H04L12/781;H04L12/741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金淼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vxworks 操作系统 协议 系统 | ||
1.一种基于VxWorks操作系统的双协议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配接口、MPLS协议栈以及TCP/IP协议栈:
所述分配接口,用于在接收到数据包时根据该数据包的MAC包头协议类型字段将该数据包投递给所述MPLS协议栈或所述TCP/IP协议栈,以进行数据包转发处理,其中,所述分配接口通过VxWorks操作系统定义得到;
所述MPLS协议栈,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分配接口发送的数据包时,根据预存的与数据包中的入标签相对应的出标签来转发所述数据包;
所述TCP/IP协议栈,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分配接口发送的数据包时,根据预存的与数据包中的目的地址相对应的数据包转发端口来向所述转发端口转发所述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VxWorks操作系统的双协议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协议栈系统还包括字典树,该字典树用于存储标签转发表和IP转发表;
其中,所述标签转发表预存有关于数据包中的入标签以及与入标签相对应的出标签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IP转发表预存有关于数据包中的目的地址的网段以及与目的地址相对应的转发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VxWorks操作系统的双协议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协议栈系统还包括信息管理器,所述信息管理器用于控制应用层中各应用协议之间以及应用层中的各应用协议与所述字典树之间的信息同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VxWorks操作系统的双协议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协议包括路由应用协议,记录IP路由信息的IP路由表,所述IP路由信息包括由路由协议任务产生的网段信息和与该网段信息对应的下一跳地址,且所述网段信息对应有一目的地址信息;
所述信息管理器包括:
路由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在获取到所述应用层发布的目标路由应用协议中的IP路由信息时,将该IP路由信息存储至所述IP路由表中;
第一路由信息同步单元,用于将所述IP路由表转发到字典树中,以根据所述IP路由表中存储的IP路由信息以及所述字典树中预存的数据包转发端口与下一跳地址的对应关系得到与所述网段信息对应的数据包转发端口,并根据所述网段信息对应的数据包转发端口和该网段信息对应的目的地址信息更新所述字典树中的IP转发表中目的地址与数据包转发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VxWorks操作系统的双协议栈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路由应用协议为多个时,所述信息管理器还包括第二路由信息同步单元;
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同步单元,用于将所述IP路由表转发到多个所述路由应用协议中除所述目标路由应用协议之外的其他路由应用协议,以使所述其他路由应用协议将所述IP路由表中存储的IP路由信息作为新的IP路由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VxWorks操作系统的双协议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协议包括标签应用协议,所述信息管理器中记录标签信息的标签信息表,所述标签信息包括由标签交换协议任务产生的入标签及与该入标签相对应的出标签;
所述信息管理器还包括:
标签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在获取到所述应用层发布的目标标签应用协议中的标签信息时,将该标签信息存储至所述标签信息表中;
第一标签信息同步单元,用于将所述标签信息表转发到所述字典树中,以根据所述标签信息表中存储的标签信息更新所述字典树中的标签转发表中的入标签与出标签之间的对应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VxWorks操作系统的双协议栈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标签应用协议为多个时,所述信息管理器还包括第二标签信息同步单元;
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同步单元,用于将所述标签信息表转发到多个所述标签应用协议中除所述目标标签应用协议之外的其他标签应用协议,以使该其他标签应用协议根据所述标签信息表中存储的标签信息更新对应的标签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VxWorks操作系统的双协议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管理器通过域接口与所述字典树进行信息同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367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
- 下一篇:系统测试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