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波导显示器件及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3844.3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7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龙;彭依丹;贾南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7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付生辉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面板 液晶 波导 显示 器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波导显示器件及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第一基板包括第一透明衬底以及形成于第一透明衬底靠近液晶层一侧的第一透明电极层;第二基板包括第二透明衬底以及形成于第二透明衬底靠近液晶层一侧的第二透明电极层;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折射率过渡层,折射率过渡层形成在对应的透明衬底和透明电极层之间,折射率过渡层的折射率介于对应的透明衬底的折射率和透明电极层的折射率之间。通过设置折射率过渡层,使得对应的透明衬底和透明电极层之间的折射率更好的匹配,提升液晶显示面板内可利用的光通量,提升光源利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明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波导显示器件及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日益发展,各种新型技术不断涌现,其中,透明显示技术逐渐步入人们的生活,透明显示装置一般是指可形成透明显示状态以使观看者可以看到显示装置中的显示影像及显示装置背后的景象的显示装置,如透明橱窗、自动售卖机、透明穿戴、智能家居等,透明显示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现有技术中一种常见的传统液晶透明显示装置的光透过率一般低于20%,而且要求需要有封闭的混光空间;另外,OLED透明显示装置的光透过率虽然可以达到60%以上,但是OLED透明显示装置存在着亮度衰减和使用寿命较短等问题;Micro LED透明显示装置的光透过率也可以达到50%以上,但是Micro LED透明显示装置的制作成本过高,难以大规模应用。现在很多透明显示技术的应用场景都需要透明显示装置在不工作时,具有足够的光透过率以方便看到透明显示装置内部或者透明显示装置后方的物体。目前市场对光透过率更高、性能更可靠、成本更低的透明显示装置的需求愈加明显,尤其是应用到车载、智能穿戴方面的透明显示装置。
基于聚合物稳定液晶(PSLC)的液晶波导显示器件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有光源10、上基板11、下基板12、液晶层13、位于上基板11和液晶层13之间的上透明电极层14和第一液晶取向层15以及位于下基板12和液晶层13之间的下透明电极层16和第二液晶取向层17。这种液晶波导显示器件本身既可以做导光板,同时也可以用于显示。不需要显示时,液晶波导显示器件呈现透明状态,如同玻璃一样(透明度80~90%),不需要电能;当需要显示时,光源10从侧面入射,通过对上透明电极层14、下透明电极层16施加电压,使得液晶分子相应进行偏转。由于受到聚合物的影响,液晶分子的偏转取向较为混乱,使得液晶分子对入射的光线散射出光,从而提高液晶层的光透过率。同时受到聚合物的影响,液晶分子的显示响应速度很快,可以达到1~2ms左右。相比于现有的其他透明显示装置,液晶波导显示器件在透明度、成本与性能可靠性方面均有一定优势。
但是,现有技术的液晶波导显示器件显示时仍存在由于液晶层的光通量较少,使得液晶分子对入射光线散射出光时,可利用的光总量较少,光源利用效率较低,从而导致透明显示装置的亮度不够高、均一性差、对比度偏低等问题,进而影响液晶波导显示器件的显示效果。
因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波导显示器件及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波导显示器件及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透明衬底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透明衬底靠近所述液晶层一侧的第一透明电极层;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透明衬底,以及形成于第二透明衬底靠近所述液晶层一侧的第二透明电极层;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折射率过渡层,其中所述折射率过渡层形成在对应的透明衬底和透明电极层之间,并且所述折射率过渡层的折射率介于对应的透明衬底的折射率和透明电极层的折射率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38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