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斜视代偿头位检测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4017.6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8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侯昌伦;任驿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3/08 | 分类号: | A61B3/08;A61B3/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视 代偿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视代偿头位检测系统及方法,克服现有技术的斜视测量不够准确和便捷、测量方案复杂影响判断效果的问题,包括头戴式部分和目标物部分,头戴式部分包括用于佩戴的镜架、分别拍摄左右眼图像的两颗摄像头、一个陀螺仪、三个具有测距功能的传感器以及用于数据处理的控制系统,判断代偿头位前先对视线进行分析,根据视轴相交情况进行判断是否患有斜视,对头部角度偏移的原因做出解释:如果视轴相交于目标物,说明测试者不患斜视,歪头视物是由颈部病变或其它原因导致,与斜视无关;如果视轴未相交于目标物,则说明头部角度的偏移是由斜视引起的,所得偏移数据可用于斜视的手术治疗。具有操作简单,症状判断迅速,数据显示明确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和电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操作简便、数据显示明确的斜视代偿头位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斜视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属于眼外肌疾病,发病率约为3%~5%,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斜视不仅影响人的外貌,还会对双眼视觉功能产生损坏,严重的还会导致患者心理障碍。正常情况下双眼运动协调一致,双眼可注视同一目标,并使目标在双眼的黄斑部呈像,传导到大脑视觉中枢,重叠为一个完整且具有立体感觉的单一物象。当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运动不协调时,一只眼睛可以注视目标,另一只眼睛是偏离目标的,从而产生视力模糊或重影等症状的斜视。通常情况下斜视是由先天性的遗传因素或后天性的损伤所引起的。斜视是一种常见的视觉障碍,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一只眼注视时,另一只眼视轴偏离平行的异常眼位,可能会对行走和平衡等所需要双眼视觉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在斜视患者中,部分患者所患的是上斜肌麻痹,是垂直性斜视的一种,在临床表现上会有代偿头位出现,即在看东西时出现歪头症状。
斜视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为主,根据患者的斜视病因、斜视方向和角度等信息来制定手术方案,通过切断、以为、缝合等方法,延长或缩短眼外肌长度,移动它的着力点来改变它对眼球的牵拉力量,来完成对斜视的矫正。在制定手术方案时,除了要对斜视角进行测量以外,对于代偿头位的患者,还要测量头部偏移的角度对手术方案进行调整。现有的斜视诊疗仪器使用操作不便,过多的需要测量人与被测量人的参与,主观性大,测量数据不准确,无法应用数字化的方式具体显示数据进而使医生做出的判断不够精确,导致制定的手术方案不能达到最佳。
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斜视眼位检测电筒”,其公告号CN206018344U,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头部设有光源,所述光源包括白光灯泡及四个围绕白光灯泡设置的绿光灯泡,四个所述绿光灯泡在以白光灯泡中心为圆心的圆上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筒体上设置有开关,所述筒体内设置有电池,所述白光灯泡与绿光灯泡并联后与开关、电池串联。该方案中的光源的设置能够更加准确地观察术中眼位,减小斜视度测量误差,但使用过程中需要测量者及被测量者做出过多的操作和判断,这样的测量结果带有的主观性更多,不够准确,测量角度不够精确,且不能够直接显示出来,会严重影响所制定的手术方案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斜视测量不够准确和便捷、测量方案复杂影响判断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斜视代偿头位检测系统及方法,本方案能够使得到的数据更加精确,且佩戴舒适便于操作,测量数据方便医生制定更加精确的治疗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斜视代偿头位检测系统,包括头戴部分,头戴部分包括镜架、两个摄像头、陀螺仪、头戴测距传感器和用于处理数据的控制端,头戴测距传感器内部集成了陀螺仪芯片,头戴测距传感器包括分别设置在镜架左右两侧的测距传感器L和测距传感器R,两个摄像头设置在头戴测距传感器上,摄像头的拍摄方向朝向人眼部;系统还包括用于人眼部注视的目标物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40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