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塑料袋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34646.9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5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家刘;张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刘 |
主分类号: | B29C55/28 | 分类号: | B29C55/28;B29B7/00;B26D1/08;B26D5/10;C08L23/06;C08L61/24;C08L3/02;C08K13/06;C08K7/06;C08K3/26;B65B2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800 安徽省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塑料袋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塑料袋生产使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耐高温塑料袋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盒体、切刀和转动杆;所述盒体的左右两侧侧面靠近盒体的上表面位置均固连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内部均设有四个第一伸缩杆;下方所述第一伸缩杆共同固连有同一个粘板;所述粘板数量为二,且左右对称设置;上方所述第一伸缩杆共同固连有同一个切板;所述切板数量为二,且左右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切板相对一侧侧面均设有切刀;所述盒体的右侧侧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杆;通过本发明实现了快销食品的快速打包,减少了打包的人力和时间成本,且能够有效的减少食品在打包袋中的偏移现象,提高客户提携塑料袋的舒适感,同时可以有效的减少食品内洒问题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料袋生产使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耐高温塑料袋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袋是由薄而具有可燃性的塑料膜制造而成的袋子,被用来装其他物品,常见于超级市场、传统市场、百货公司、仓库、垃圾场等地,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塑料袋因廉价、重量极轻、容量大、便于收纳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但又因其降解周期极长、处理困难的缺点而被部分国家禁止生产和使用。
根据CN201810641419.3一种耐高温塑料袋及其制备方法,现有技术中,耐高温塑料袋在使用于快销产业时,如早餐店或奶茶店员工为了应对短时间内速销的要求,将打包塑料袋提前全部展开,然后使用时,可以直接将食品放置在打包塑料袋中,以达到迅速打包的效果,一方面提前将塑料袋展开准备,需要耗费时间,增加了员工工作量,另一方面展开的塑料袋由于位置不一致,因此打包完成后,提起塑料袋,塑料袋内部的奶茶杯或早餐豆浆容易出现倾斜现象,因此影响提携的同时还会容易造成内洒问题。
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司设计研发了一种耐高温塑料袋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了特殊的打包盒,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有技术中,耐高温塑料袋在使用于快销产业时,如早餐店或奶茶店员工为了应对短时间内速销的要求,将打包塑料袋提前全部展开,然后使用时,可以直接将食品放置在打包塑料袋中,以达到迅速打包的效果,一方面提前将塑料袋展开准备,需要耗费时间,增加了员工工作量,另一方面展开的塑料袋由于位置不一致,因此打包完成后,提起塑料袋,塑料袋内部的奶茶杯或早餐豆浆容易出现倾斜现象,因此影响提携的同时还会容易造成内洒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耐高温塑料袋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塑料袋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低密度聚乙烯、改性碳纤维、聚乙烯、脲醛树脂、填料、增塑剂、抗氧化剂、玉米淀粉糊化改性母料、碳酸钙按照质量比要求取用,并加入到混料机中进行充分搅拌混合;通过将上述的成分首先进行充分搅拌混合,接下来进行熔融时,可以避免材料不均,影响吹塑成形的塑料袋质量稳定性。
S2:将S1中的混合物进行缓慢加热,且加热同时进行快速搅拌,使得混合物完全融化为熔融状液体;然后向熔融状液体中导入二氧化碳,使得该液体温度控制在90-120℃;通过不断的向熔融状的液体中导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快速的带走熔融状液体的高温,使得液体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且二氧化碳不会和熔融状液体发生反应,因此不会影响塑料袋的品质,同时二氧化碳制造成本较低,适合于大批量生产使用。
S3:将S2中得到的熔融状液体注入到吹膜机中,挤出成型得到条状塑料袋,最后对成形的塑料袋进行封口压边和印刷图案以及卷绕成卷;通过将塑料袋卷绕成卷,便于包装的同时也极大的便利于后期使用。
S4:需要使用时,将卷状的的塑料袋放置在打包盒的内部,并将卷状塑料袋的端头向上拉出,然后将被打包物放置在打包盒的内部,进行快速打包处理;通过将卷状塑料袋置于打包盒内,可以通过打包盒对物品进行快速的打包,便利于奶茶、早餐等人流速度较快商品的快速打包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刘,未经张家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46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等截面硼钢钢管的热成型工艺
- 下一篇:一种车辆液压绞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