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次喷糙装置与糙面土工膜的生产连线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35560.8 | 申请日: | 2020-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6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许国平;钱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新达力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7/01 | 分类号: | B29D7/01;B29C48/08;B29C43/24;B29C59/04;B05B3/00;B05B3/14;B05B15/50;B05B12/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装置 土工 生产 连线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喷糙装置与糙面土工膜的生产连线及工艺,二次喷糙装置包括机架、挤出模头、摆动机构和喷糙机构,喷糙机构与挤出模头转动连接且连通,摆动机构驱动喷糙机构摆动;喷糙机构上设有弹性件,弹性件一端与喷糙机构连接,另一端与机架连接;糙面土工膜的生产连线上依次设置板材挤出装置、压延装置、传动装置、储膜装置、二次喷糙装置及收卷装置;糙面土工膜的生产步骤为配料混合,挤出,压延;传送、储膜,在线二次喷糙,收卷、切断。本发明能够在土工膜生产线上实现在线喷涂二次加糙,不仅能够突破以往喷糙物料在土工膜表面附着力差,摩擦系数小的缺陷,且能够实现单糙面或双糙面土工膜制品一次成型、糙面均匀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糙面土工膜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二次喷糙装置与糙面土工膜的生产连线及工艺。
背景技术
土工膜是主要以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等为基础原料生产的高分子化学柔性材料,其防水阻隔性能优良,作为防渗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道路施工、桥梁施工等工程建设中。土工膜按照产品外形可分为光滑面土工膜和糙面土工膜,相对于光滑面土工膜而言,糙面土工膜表面更粗糙,因而摩擦系数更高,是陡坡施工、山区施工等工程项目中的首选材料,其能够在防渗的同时,增强土工膜与坡面的摩擦力,以免土工膜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下滑。
目前,生产上常用的糙面土工膜的成型方法主要有加氮吹塑法,即塑料多层共挤,利用表层气体逃逸时在片材表面形成一个增糙表面;压延法,即在平型挤出加工过程中当片材通过轧花辊时在片材上形成一个个表面突起;喷涂法,即向已平整的光面土工膜上喷涂附加材料,形成糙面。喷涂法以其糙面成型过程中制品不易出现孔洞或开裂、易于生产较薄的糙面土工膜、对原材料要求宽松、制品柔软等优势而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糙面土工膜的生产当中。
公告号为CN107009610B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糙面土工膜的生产工艺,其利用螺杆挤出机将喷糙原料熔融为乳液状,再利用喷糙装置在光面土工膜向前传送的过程中将乳液状的原料喷于光滑面土工膜表面,形成糙面。喷糙装置包括板式模头,在板式模头上间隔设有若干个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竖直设置的出料喷嘴,在每个出料喷嘴的下方均设有一水平设置的热风喷嘴,热风喷嘴的进风口与热风源相连,热风喷嘴的出风口与进风口之间的热风喷嘴顶部与出料喷嘴可转动地连接,出料喷嘴内部与热风喷嘴内部相连通,每个热风喷嘴的进风口端底部均铰接于同一个水平设置的摆动连杆上,在摆动连杆的两端分别对称设有一水平移动驱动机构,水平移动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机架上的电机,在电机的主轴上设有一凸轮筒,两水平移动驱动机构中的两凸轮筒分别与摆动连杆的两端抵接。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连杆与热风喷嘴铰接时,连杆与热风喷嘴之间存在便于热风喷嘴摆动的间隙,导致热风喷嘴在摆动过程中并不能完全随着连杆的移动幅度进行摆动,而是会在摆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自由晃动,容易使相邻热风喷嘴的摆动范围发生重叠,以至于喷糙装置喷于土工膜上的物料不够均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二次喷糙装置,其具有提高喷糙装置喷糙均匀度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二次喷糙装置,包括机架,还包括挤出模头、摆动机构和至少一个喷糙机构,所述挤出模头安装在第二螺杆挤出机的出料端,所述喷糙机构转动连接在挤出模头上且喷糙机构与挤出模头相连通,所述摆动机构用于驱动喷糙机构摆动;所述喷糙机构上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喷糙机构连接,另一端与机架连接,当所述喷糙机构摆动时,拉伸所述弹性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新达力塑料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新达力塑料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55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