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藏开发动态分析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35595.1 | 申请日: | 2020-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6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吴金涛;苏彦春;马奎前;蔡晖;胡勇;张雷;张彩旗;潘广明;黄建廷;李浩;李振鹏;谢岳;屈继峰;石鹏;方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11 | 分类号: | G06F17/11;G06Q10/06;G06Q50/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胡婉明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藏 开发 动态 分析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藏开发动态分析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油藏的水油比WOR、累积产油量Np、累积产液量Lp和原油体积系数Bo;以WOR的对数为纵坐标,以为横坐标,绘制一系列数据点;对上述数据点进行线性回归,得到水驱特征曲线关系式;实现该方法的装置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绘制模块、回归模块、动态指标计算模块和开发指标计算模块;可以计算包括累积产液量、累积产油量和含水上升率在内的油藏动态指标以及包括动用地质储量、可采储量和采收率在内的油藏开发指标,且不受油藏含水率条件限制,对于实际油藏开发数据的适用性更强,分析效果更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田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藏开发动态分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水驱特征曲线方法是油藏动态分析中的常用方法。对于已经进入含水期开发的油田,通过将两个相关的动态数据在直角坐标上作图,得到较为明显的直线关系,即得到相应的水驱特征曲线关系式。应用水驱特征曲线不仅可以对油田的未来动态进行预测,还可以对油田的动用地质储量、可采储量和采收率做出有效的估计,从而指导油田后续开发的方案优化和调整措施。
最初的水驱特征曲线关系式是通过经验方法得到的,之后国内外学者对这些经验关系式从理论上加以推导,赋予其渗流物理上的意义。这其中包括4种最为典型、目前最为常用的水驱特征曲线:由累积产水量的对数和累积产油量构成的甲型水驱特征曲线、由累积产液量的对数和累积产油量构成的乙型水驱特征曲线、由累积液油比与累积产液量构成的丙型水驱特征曲线以及由累积液油比与累积产水量构成的丁型水驱特征曲线。这4种水驱特征曲线分别由前苏联学者马克西莫夫、沙卓诺夫、西帕切夫和纳扎洛夫提出,是现行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367-2010石油可采储量计算方法》推荐使用的水驱特征曲线类型。陈元千先后在1985年《石油学报》中的《水驱曲线关系式的推导》、1993年《石油学报》中的《一个新型水驱曲线关系式的推导及应用》和1995年《石油勘探与开发》中的《对纳扎洛夫确定可采储量经验公式的理论推导及应用》给出了甲乙丙丁4种水驱特征曲线关系式的理论推导过程。
但是,包括甲乙丙丁4种水驱特征曲线在内的多数水驱特征曲线在理论推导过程中,将地层平均含水饱和度用产出端含水饱和度近似代替,这一近似条件只有在油藏达到较高含水率时才能满足。因此,目前的水驱特征曲线普遍要求含水率到达50%以上才能呈现直线关系,对于含水率低于50%的中低含水阶段无法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藏开发动态分析方法及装置,以解决水驱特征曲线在含水率低于50%时无法适用的技术问题,其具有不受含水阶段限制、在各种含水率条件下均能适用的功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油藏开发动态分析方法及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油藏开发动态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油藏的水油比WOR、累积产油量Np、累积产液量Lp和原油体积系数Bo;以WOR的对数为纵坐标,以为横坐标,绘制一系列数据点;对上述数据点进行线性回归,得到水驱特征曲线关系式。
前述的油藏开发动态分析方法,其中,所述的水驱特征曲线关系式的公式形式为:
其中,WOR为水油比,Np为累积产油量,Lp为累积产液量,Bo为原油体积系数,a为回归曲线的截距,b为回归曲线的斜率。
前述的油藏开发动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所述的水驱特征曲线关系式的理论方法包括:
(1)将油水相对渗透率的比值与含水饱和度的指数关系式代入水油比与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的关系式,得到水油比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式;
(2)根据物质平衡方程,得到平均含水饱和度与累积产量的关系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55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