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防监控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35937.X | 申请日: | 2020-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3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胡红亮;胡永博;邱小方;张恒;孙若栖;朱波;耿照宝;李付新;王彪;孙全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泰瑞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5/14 | 分类号: | G08B25/14;G08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防 监控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防监控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消防监控报警的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火灾探测设备的报警信息;获取报警的火灾探测设备所在的现场火情确认信息;根据现场火情确认信息生成多个火情词条;将多个火情词条与预设决策库中的词条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输出不同的决策结果;其中,决策结果包括误报警,可处理,报消防。本发明能够根据现场火情进行火情的判断并形成决策策略,规范了火警处置程序,减轻了消防系统压力,减少了消防资源的浪费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监控报警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消防监控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消防火灾报警系统会遇到误报故障,也就是说根本没有火灾也报警,造成虚假报警信息,一般是由于火灾探测器等火灾探测设备污染或者老化以及非“类火灾场景”导致的。一般的建筑区域内会设置消防值班室,专门用于管理其所属区域内的消防报警设备,从而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火情,并且进行现场核实和初步火情判断。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火灾探测器等火灾探测设备发生报警后,消防值班室的工作人员快速现场核实,并且将现场情况汇报消防值班室,由消防值班室的工作人员配合现场人员对火情进行判断,从而作出决策。火情的大小判断均是由人来进行决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在一定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对火情的判断不准确,从而做出不符合标准或者错误的决策,造成更大的火情或者造成社会消防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防监控控制方法及系统,根据现场火情进行火情的判断并形成决策策略,规范了火警处置程序,减轻了消防系统压力,减少了消防资源的浪费现象。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之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消防监控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火灾探测设备的报警信息;获取报警的火灾探测设备所在的现场火情确认信息;根据现场火情确认信息多个火情词条;将多个火情词条与预设决策库中的词条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输出不同的决策结果;其中,决策结果包括误报警、可处理或报消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获得火灾探测设备的报警信息,得知现场发生火情,之后,通过现场反馈的现场火情确认信息,确认现场火情的真实性,并且根据现场火情确定火情词条,确定的火情词条能够与预设决策哭肿的词条进行匹配,匹配完成输出对应的决策结果,这样,能够根据火情处置程序,对处置火情的程序进行规范、留痕,并且通过大数据的方式,自动的判别现场的火情,并自动输出决策结果,降低了人为火情判断的误差,避免造成由于人为错误判断造成火情的失控或酿成更大的火灾;通过输出正确的决策,能够为消防部门出警进行前置的判断,比如:当一处轻微火情发生时,周围群众由于不知火情具体情况直接报警,造成消防资源的浪费,通过前置判断,能够较大程度的过滤诸如:谎报火情、误报火情等情况,降低消防系统压力,减少了消防资源的浪费。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火灾探测设备的报警信息包括探测设备状态信息,探测设备的位置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火灾探测设备报警时,能够直接获知该火灾探测设备的状态,比如:自身工作状态以及报警状态,同时,还能够获知该探测设备的具体位置,从而为快速核对火情以及后续的消防报警提供火情准确的位置信息。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根据输出为“报消防”的决策结果,将火情位置信息和多个火情词条形成消防报警信息发送至消防部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根据决策结果为“报消防”时,能够自动的与消防部门取得联系,同时,将火情的准确位置信息以及根据现场火情确认得到的火情词条发送给消防部门,为消防部门出警前准备提供依据,且有助于消防出警前的物资准备以及消防部队达到火灾位置后的灭火质量的提升。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现场火情确认信息来自于至少一个专属移动设备和/或消防部门的群众报警信息,所述现场火情确认信息至少包括文字信息或者语音信息的其中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泰瑞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泰瑞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59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PVC膜加工用系统
- 下一篇:智能液体温度流量双控制混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