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眼内容剜除的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36191.4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8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梁仁隆;吴艺;李华;古爱平;薛丽萍;龙佩仪;李丹;谭仁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省卫生应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肖苏宸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内容 装置 及其 操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眼内容剜除的装置及其操作方法,涉及眼科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主体部和活动部;活动部为弹性件,能够相对于主体部弯折;活动部围绕在主体部的周向上;活动部为弧形环,弧形环的直径较小的一端与主体部的周向连接;沿远离主体部方向,活动部的直径逐渐增加;主体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用于插装手术器具;第二通孔用于通入高压气体。将装置全部放入已去除眼节前组织的巩膜腔内,通过第二通孔向巩膜腔内通入高压气体,产生眼内压装置悬浮并使活动部与巩膜腔的内壁紧密贴合,因巩膜腔内维持在高压状态,以使操作者可以更加快速地清除干净巩膜腔内残留的视网膜、脉络膜,避免交感性眼炎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科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眼内容剜除的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眼内容剜除术(又称眼内容摘除术)与眼球摘除术比较,有很多优势,手术时间相对较短,可减少术后眼眶内软组织的萎缩,可减少了术后眼部凹陷,同时,术后如果在巩膜腔内放入适当的植入物,后期装上义眼的活动度及外观更好。因此,目前的眼内容剜除术已成为许多严重眼部疾病的首选手术方式。
但现有的眼内容剜除术在去除眼球内容时,由于眼内持续的出血,往往造成残留的视网膜和脉络膜(特别是视盘部位)难以刮除干净,最终增加了手术耗时和继发交感性眼炎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眼内容剜除的装置及其操作方法,以缓解了现有的眼内容剜除术在去除眼球内容时,由于眼内持续的出血,往往造成残留的视网膜和脉络膜(特别是视盘部位)难以刮除干净,增加手术耗时和继发交感性眼炎的风险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眼内容剜除的装置,包括主体部和活动部;
所述活动部为弹性件,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弯折;所述活动部围绕在所述主体部的周向上;
所述活动部为弧形环,所述弧形环的直径较小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的周向连接;沿远离所述主体部方向,所述活动部的直径逐渐增加;
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插装手术器具;所述第二通孔用于通入气体。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部为球冠状。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部由透明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部由形状记忆材料或者硅橡胶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部的外径范围为7-12mm;
所述活动部的宽度范围为4-7mm。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部的直径为9mm;
所述活动部的宽度为4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处分别设置有密封胶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处设置有第一密封胶套,所述第一密封胶套包括连接部和胶套部;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胶套部的周向上,且所述连接部的外壁周向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为圆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范围为1.5-2.5mm;
所述第二通孔为圆孔,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范围为0.5-1.5mm。
进一步的,所述用于眼内容剜除的装置包括照明结构,所述照明结构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内侧,用于手术中的照明。
进一步的,所述照明结构包括压力传感器和弧形灯,当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达到预设值时,所述压力传感器能够向所述弧形灯发送信号,所述弧形灯根据所述信号开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省卫生应急医院),未经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省卫生应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61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热缸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发动机连杆制备方法
- 内容再现系统、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提供装置、内容再现程序和内容提供程序
- 内容记录系统、内容记录方法、内容记录设备和内容接收设备
- 内容服务系统、内容服务器、内容终端及内容服务方法
- 内容分发系统、内容分发装置、内容再生终端及内容分发方法
- 内容发布、内容获取的方法、内容发布装置及内容传播系统
- 内容提供装置、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
- 内容传输设备、内容传输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发送设备、内容发送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内容再现程序及内容提供系统
- 内容记录装置、内容编辑装置、内容再生装置、内容记录方法、内容编辑方法、以及内容再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