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电复合缆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6339.4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8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楚广虎;陆春良;何剑;姚福荣;王晨;王波;徐盛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H01B7/38;H01B13/00;G02B6/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电 复合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电复合缆及其成型方法,属于光电复合缆领域。光电复合缆包括外保护层和芯体,外保护层包覆于芯体的外侧。芯体包括电单元、多个光单元和多个填充条,多个光单元周向间隔分布于电单元的外侧,每相邻的两个光单元之间的间隙设置一个填充条,外保护层的外表壁上与每个填充条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手撕缺口。当通过第一手撕缺口撕开外保护层后,填充条将漏出,从撕开的缺口中便可将填充条取出。填充条取出后,与填充条相对应的两个光单元之间将存在间隙,这两个光单元则可以在外保护层内移动,可方便的将光单元从撕开的缺口中取出。这种光电复合缆在取出光单元较为容易,取出过程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电复合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电复合缆。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光电复合缆一般在光单元与外保护层之间设置填充层,在将外保护层撕开后,还需要撕开填充层才能取出光单元,操作过程麻烦,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电复合缆及其成型方法,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取出光单元的操作过程中费时费力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电复合缆,包括外保护层和芯体,所述外保护层包覆于所述芯体的外侧;
其中,所述芯体包括电单元、多个光单元和多个填充条,所述多个光单元周向间隔分布于所述电单元的外侧,每相邻的两个光单元之间的间隙设置一个填充条,所述外保护层的外表壁上与每个填充条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手撕缺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每相邻的两个光单元之间的间隙设置一个填充条,填充条可保证相邻的两个光单元的相对位置。由于第一手撕缺口设置的位置与填充条的位置相对应,当通过第一手撕缺口撕开外保护层后,填充条将漏出,从撕开的缺口中便可将填充条取出。填充条取出后,与填充条相对应的两个光单元之间将存在间隙,这两个光单元则可以在外保护层内移动,从而方便的将光单元从撕开的缺口中取出。这种光电复合缆在取出光单元较为容易,取出过程省时省力。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的光电复合缆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填充条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圆弧面和第二圆弧面,所述第一圆弧面与相邻的两个光单元中的一个光单元接触配合,所述第二圆弧面与相邻的两个光单元中的另一个光单元接触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填充条的第一圆弧面与相邻的两个光单元中的一个光单元接触配合,填充条的第二圆弧面与另一个光单元接触配合,这种结构的填充条对相邻的两个光单元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保证相邻的两个光单元之间具有确定的位置关系,不会发生错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填充条在所述电单元的径向上具有相对设置的大端和小端,所述大端较所述小端远离于所述电单元;
所述第一圆弧面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大端和小端,所述第二圆弧面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大端和小端。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圆弧面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填充条的大端和小端,第二圆弧面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填充条的大端和小端,且填充条的大端较小端远离于电单元,这种结构使得在从第一手撕缺口撕开外保护层后,很容易就可将填充条取出。填充条的小端在与相邻的两个光单元分离时,填充条的小端将受到挤压力而变形。当然,在取出填充条的过程中,相邻的两个光单元也将受到来自填充条的挤压力,在该挤压力的作用下,填充条可将相邻的两个光单元略微的向外带出,使得取出光单元更加方便。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小端的端面抵接于所述电单元的外表壁。
上述技术方案中,填充条的小端的端面抵接于电单元的外表壁,填充条可限制电单元与光单元的相对运动,使得电单元与光单元之间具有确定的位置关系。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大端的端面上设有抵接于所述外保护层的内表壁的凸出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63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