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异性抗噻虫胺抗体的可变区序列及其重组完整抗体的制备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6548.9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4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郭逸蓉;常云云;赵颖;刘鹏琰;柳颖;焦沙沙;张天宜;朱国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6/44 | 分类号: | C07K16/44;C07K16/46;C12N15/13;G01N33/558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徐关寿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特异性 抗噻虫胺 抗体 可变 序列 及其 重组 完整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异性抗噻虫胺抗体的可变区序列,重链可变区编码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抗噻虫胺重组完整抗体,包括重链恒定区、重链可变区、轻链恒定区和轻链可变区,重链可变区编码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为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又公开了一种抗体表达质粒。本发明再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噻虫胺残留的免疫试纸条。将本发明得到的序列基因分别连接到包含了重链恒定区基因和轻链恒定区基因的表达载体,采用双质粒系统的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获得了重组完整抗体,保证了鼠源亲本抗体的识别活性,并使得抗噻虫胺抗体可大批量稳定生产,为噻虫胺残留检测的各种免疫分析方法提供了可靠的核心试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特异性抗噻虫胺抗体的可变区序列及其重组完整抗体的制备与应用。
背景技术
噻虫胺是一种具有噻唑环的新型烟碱类杀虫剂,因其结构独特,性能与传统烟碱类杀虫剂相比更为优异,而被广泛应用于防治各种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噻虫胺有卓越的内吸和渗透作用,因此会分布在作物各个部位,且因其具有水溶性强和半衰期长等特点,很容易通过降雨和灌溉等途径进入到地表水和土壤中。研究表明,地表水、沉积物和土壤中存在着较高水平的噻虫胺残留,这些农药残留对生态健康和非目标传粉动物及水生无脊椎动物造成巨大威胁。欧盟现已禁止噻虫胺在室外环境下使用,在欧盟标准中,不同的食品中噻虫胺的最大残留限量(MRLs)为0.01-1.5mg/mg,在中国,噻虫胺的MRLs设定为0.01-2mg/kg。为防止消费者和有益生物受到噻虫胺残留的危害,对环境和农产品中的噻虫胺的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针对噻虫胺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基于仪器的检测方法和基于免疫分析的检测方法。仪器分析方法有HPLC、GC和MS等,这些仪器分析方法均具有很高精密度、准确度和灵敏度,能够满足噻虫胺的精准定性定量的检测要求,但仪器分析方法需要昂贵的分析仪器、专业的实验人员和复杂的样品前处理程序,因此很难实现大规模的现场快速分析,而免疫分析快速检测方法能满足农药残留现场检测以及大批量样本筛查的需求。
国内外虽然已经有抗噻虫胺单抗的相关报道,但是这些抗体均与呋虫胺有一定的交叉反应。李明等报道了抗噻虫胺单抗的制备和应用,其抗体灵敏度(抑制中浓度IC50)为26.6ng/mL,与呋虫胺的交叉反应率为47.8%(Detecting clothianidin residues inenvironmental and agricultural samples using rapid,sensitive 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 and gold 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SCI TOTAL ENVIRON2014,499:1-6)。Uchigashima等报道的抗噻虫胺抗体的IC50为4.4ng/mL,与呋虫胺的交叉反应率为64%(Development of Immunoassay Based on Monoclonal Antibody Reactedwith the Neonicotinoid Insecticides Clothianidin and Dinotefuran.SENSORS-BASEL 2012,12(11):15858-15872)。
呋虫胺是一种与现有的新烟碱类农药的化学结构有着很大差别的新烟类农药,因其具有很广的杀虫谱,并对作物、人畜和环境又十分安全,在实际生产中使用量不低于噻虫胺,其理化性质和其他新烟碱类农药相似,因此环境中也经常存在着呋虫胺残留。将与能交叉识别呋虫胺的抗噻虫胺单抗用于免疫分析快速检测,在实际现场检测工作中,无法快速区分噻虫胺和呋虫胺,因此急需研制高特异、高灵敏的抗噻虫胺抗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65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