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基底加固体植入预制锚杆的抗浮结构和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36846.8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6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邱太岗;方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12 | 分类号: | E02D31/12;E02D5/22;E02D5/74 |
代理公司: | 天津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2213 | 代理人: | 王同胜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基底 固体 植入 预制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基底加固体植入预制锚杆的抗浮结构和施工方法,包括加固体和预制锚杆,其中,所述加固体为水泥搅拌桩或旋喷桩;所述预制锚杆包括锚杆本体和设置在锚杆本体内部的锚固钢筋;所述锚固钢筋上端部分伸出所述锚杆本体用于与基础底板连接;所述锚杆本体外侧设置有加劲件用于加强与所述加固体连接强度,利用预制锚杆将基础底板与加固体连接在一起,充分利用基底强度高改良加固土体,有效利用基底加固体增加地下结构的抗浮能力,尤其适合用于对高水位、基底覆有深厚软弱地层地下结构的抗浮施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基底加固体植入预制锚杆的抗浮结构和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国家发展城镇化和城市地下空间政策引领下,我国的大中型城市,尤其东部沿海城市的地下空间的飞跃性发展。有一些工程场地的地下水位高、且坑底存在深厚软弱土层,深基坑的开挖变形和地下结构上浮破坏问题不断发生,甚至会造成无法逆转和修复的破坏。目前,工程中普遍采用进行坑底土体加固控制基坑变形,采用抗拔桩控制结构上浮。传统施工方法没有利用坑底加固土体参与控制结构抗浮控制,造成资源浪费、工程费用增加且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基底加固体植入预制锚杆的抗浮结构,包括加固体和预制锚杆,所述加固体为加强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强度的土体结构,其中,
所述预制锚杆包括锚杆本体和设置在锚杆本体内部的锚固钢筋,所述锚杆本体位于所述加固体内部;所述锚固钢筋上端部分伸出所述锚杆本体用于与基础底板连接;所述锚杆本体外侧设置有加劲件用于加强与所述加固体连接强度。
优选的,所述加固体为水泥搅拌桩或旋喷桩。
优选的,所述加劲件为设置在所述锚杆本体外侧的螺纹槽或设置在所述锚杆本体外侧的至少一个受力盘,所述受力盘截面尺寸大于所述锚杆本体截面尺寸。
优选的,所述预制锚杆上端设置有导向体用于包裹和定位所述锚固钢筋上端伸出所述锚杆本体部分,所述预制锚杆本体为强度不低于C30的混凝土,所述导向体为强度低于C30的混凝土或水泥砂浆。
优选的,所述锚固钢筋上端伸出所述锚杆本体部分上设置有止水环。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利用基底加固体植入预制锚杆的抗浮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
采用旋喷桩或水泥搅拌桩对基底软弱土体加固;
在所述旋喷桩或水泥搅拌桩内植入预制锚杆;
基坑降水后进行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
进行基础底板施工,锚固钢筋上端伸出所述锚杆本体部分伸入到基础底板内部。
优选的,采用钢筋混凝土制作所述预制锚杆,所述钢筋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30,所述预制锚杆上端设置预制导向体用于包裹和定位所述锚固钢筋上端伸出所述锚杆本体部分,所述导向体采用强度低于C30的混凝土或水泥砂浆预制。
优选的,所述预制锚杆本体外侧预制有加劲件用于加强与所述加固体连接强度。
优选的,在基础底板施工前对所述导向体进行破除,对所述锚固钢筋上端进行角度和位置的调整。
优选的,基础底板施工之前,还包括垫层和防水层的施工,施工过程中对锚固钢筋上端伸出所述锚杆本体部分进行防水和防腐施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①针对高水位、基底覆有深厚软弱地层的基底施工,利用在深基坑基底加固体中植入预制锚杆,充分利用基底强度高改良加固土体,增加地下结构的抗浮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68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叠式装配式墙体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防水堵漏的单组份聚脲腻子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