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化成分容设备以及电池化成分容设备集成柜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37423.8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4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方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4;G01R31/385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凤玲 |
地址: | 511442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化成 设备 以及 集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化成分容设备以及电池化成分容设备集成柜。所述电池化成分容设备包括:软性连接动力传输装置、托盘、正极夹具条以及负极夹具条;软性连接动力传输装置包括气缸、滑动钢丝绳以及导向机构;正极夹具条、负极夹具条以及导向机构固定在托盘上;正极夹具条和负极夹具条分别位于托盘两侧,且正极夹具条和负极夹具条正对;气缸通过软性连接动力传输装置带动负极夹具条向正极夹具条靠拢。本发明利用气缸带动负极夹具条向正极夹具条靠拢来夹紧电池,替代了原来的人力操作,提高了测试速度,同时保证了夹具条的正极和负极接触的可靠性,能够适用于夹装多种长度、型号的电池,具有使用方便、测试效率高以及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测试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化成分容设备以及电池化成分容设备集成柜。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池化成分容设备正极跟负极探针夹具条采用两种形式接触电池测试,第一种(如图1所示)使用手动拉动推拉夹带动正极夹具条往下压探针顶到电池。第二种(如图2所示)使用气缸带动正极夹具条往下压探针顶到电池。
可见图1所示第一种现有技术的缺点为,一台电池化成分容设备共4扇门,一扇门有8个测试托盘,总共有64个手动推拉夹,在人工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1、电池摆放上去后忘记下压正极夹具条,导致个别测试托盘没有进行检测。2、由于每扇门有8个测试托盘,每个托盘需要人工单独操作推拉夹闭合进行测试,大大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导致生产效率低下。3、人工使用推拉夹若是没推到位正极探针没接触好导致检测精度不达标。
可见图2所示第二种现有技术的缺点为,一台电池化成分容设备共4扇门,一扇门有8个测试托盘,在人工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1、需要气缸64个数量多,气缸接口128个,维护不方便。2、气缸数量多,成本高,客户难以接受,批量推广困难。3、气缸行程固定无法适应多种长度型号电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化成分容设备以及电池化成分容设备集成柜,以解决现有的电池化成分容设备无法适用于多种长度、型号的电池,使用不方便、测试效率低以及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电池化成分容设备,所述电池化成分容设备包括:软性连接动力传输装置、托盘、正极夹具条以及负极夹具条;所述软性连接动力传输装置包括气缸、滑动钢丝绳及其导向机构;所述正极夹具条、所述负极夹具条以及所述导向机构固定在所述托盘上;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所述滑动钢丝绳包括第一滑动钢丝绳和第二滑动钢丝绳;所述气缸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
所述正极夹具条和所述负极夹具条分别位于所述托盘两侧,且所述正极夹具条和所述负极夹具条正对;所述负极夹具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活动连接;所述正极夹具条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第一滑动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负极夹具条的一端,所述第一滑动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开孔与所述第一气缸连接;所述第二滑动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负极夹具条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滑动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开孔与所述第二气缸连接;所述气缸通过所述滑动钢丝绳带动所述负极夹具条沿所述导向机构运动,向所述正极夹具条靠拢,用于夹紧电池。
可选的,所述托盘上还设置有两个位置正对的电池限位块;两个所述电池限位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托盘两端。
可选的,所述负极夹具条上设置有多个负极探针;所述正极夹具条上设置有多个正极探针;所述正极探针与正极夹具线连接;所述托盘上设置有多个负极夹具线穿线孔;所述负极夹具线穿线孔位于所述负极夹具条外侧靠近所述托盘边缘;多个所述负极夹具线穿线孔与多个所述负极探针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负极夹具线穿线孔与多个所述负极探针的位置一一对应;负极夹具线的一端连接所述负极夹具条上的负极探针,另一端通过所述负极夹具线穿线孔穿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方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方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74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