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紫外线强化电离产生小粒径水合负离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7543.8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0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邬慧;王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科莱菲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23/00 | 分类号: | H01T23/00;F24F8/30;F24F8/22;F24F8/6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王会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紫外线 强化 电离 产生 粒径 水合 负离子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紫外线强化电离产生小粒径水合负离子装置,包括:超声雾化电离加湿器;紫外灯管;碳纳米复合释放电极;小粒径水合负离子选择器,选择结晶水数量n为6‑12的水合负氧离子通过;负高压电源;控制装置。本发明提供的利用紫外线强化电离产生小粒径水合负离子装置,利用紫外对水分子的光电效应赋能并降低水分子团簇数量,兼具灭毒杀菌之效;超声雾化电离水分子,降低结合水结合度,为负离子提供足够传播距离的小粒径载体;释放电子更多、更均匀,兼具加湿和产生高浓度水合负离子功能,通过负离子产生装置和碳纳米复合释放电极双重产生负离子,不会产生氮氧化物、臭氧等有害物质,提高安全指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合负离子发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紫外线强化电离产生小粒径水合负离子装置。
背景技术
负氧离子是“空气营养素”、“空气维他命”。普通的负离子由于只携带负电子,与空气中带正电荷的粉尘等实现电中和后破坏电平衡而使得PM2.5沉积到大地上而被去除,这是所有大、中、小负离子普遍具备的基本特性,但如果让负离子在降低PM2.5、净化空气的同时,还能促进睡眠,降低并稳定血压,提神醒脑等人体健康功效,必须强调三个因素:其一是必须结合足够的水分子,形成水合负离子,进入人体血液和体液循环;其二是水合半径要适中,保持负离子活性的同时,不能影响迁移距离;其三是三种水合负离子的比例要合适,参与到人体的代谢作用要均衡。换言之,没有和水分子复合的负离子容易泯灭,容易电中和,而与荷正电的粒子、电器、金属、建筑物电中和而吸附沉降,只有将负离子结合水并形成合适的水合度才能确保不易沉降、顺利进入人体。
陶名章、李慧、陈少周等编著的《空气负离子在医疗保健及环保中的应用》一书中报道了空气负离子具有医疗保健效果。发表于人民军医出版社、由陈景藻主任主编的国家重点图书《现代物理治疗学》中对空气离子疗法做出以下阐述:“血液中的正常红细胞、胶体质点等带负电荷,它们之间相互排斥,保持一定的距离,而病变老化的红细胞由于电子被争夺,带正电荷,由于正负相吸、则将红细胞凝聚成团。负离子能有效修复老化的细胞膜电位,促使其变成正常带负电的细胞,负负相斥从而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沉减慢。同时负离子能加强血液中胶体质点本身负极性趋势,使血浆蛋白的胶体稳定性增加,保持血液的正常健康状态”。林金明、宋冠群、赵利霞等编著的《环境、健康与负氧离子》发表于化学工业出版社,该书紧密围绕环境、健康与负氧离子之间的关系,阐述了负氧离子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从原理上讲,负离子最终突破“人脑屏障”和“细胞屏障”,激活细胞活性,并最终对人体健康产生积极作用的是其与水分子结合而形成的三种水合负离子,即水合羟氧负离子[H3O2-(H2O)n]、水合羟基负离子[OH-(H2O)n]和水合负氧离子[O2-(H2O)n],三种水合负离子的产生方式、比例、结合水的形式和数量对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缺少结合水,生物两亲性不足,负离子进入人体困难,但若结合水数量过多或粒径过大,则很难使水合负离子突破人体的“人脑屏障”和“细胞屏障”,激活细胞活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紫外线强化电离产生小粒径水合负离子装置,制备小粒径水合负离子,不易沉降,能够顺利进入人体,保持人体健康。
为实现上述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利用紫外线强化电离产生小粒径水合负离子装置,包括:
超声雾化电离加湿器,用于产生水雾和水蒸气并对其电离,降低结合水结合度,在增加湿度的同时为负离子提供足够传播距离的小粒径载体;
紫外灯管,设有若干个,照射于超声雾化电离加湿器产生的水分子上,产生光电效应,活化水分子能量,降低水分子团簇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科莱菲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科莱菲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75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