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泥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37719.X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0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明;袁东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轩浦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24 | 分类号: | B01D21/24;B01D2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 31252 | 代理人: | 董颖芳;蒋愿真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泥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泥机,包括至少一排泥管,至少一旋转单元,至少一搅泥单元及至少一动力单元,所述至少一旋转单元安装在至少一排泥管的管体外侧;所述至少一搅泥单元固接于相邻至少一旋转单元之间,所述至少一动力单元安装在所述至少一旋转单元的外侧,以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单元相对于排泥管外侧作周向运动。本发明通过增设动力单元驱动搅泥单元沿排泥管外侧作周向运动,利用搅泥单元对穿孔排泥管孔眼处的沉积污泥活化,使其排泥顺畅,使用本发明后可有效减少排泥次数及孔眼堵塞几率,节省了人工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排泥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水厂中排泥装置的排泥方式为在排泥管斜下方交错打孔排泥,这种排泥方式较为简单,但是在泥积累时间过长后,排泥孔易堵塞出现排泥不畅现象,如果频繁排泥水量大又容易浪费水资源,增加排泥水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泥机。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发明可以实现孔眼周边积泥活化,减小排泥次数,其不仅减小了排泥孔堵塞频率,还节省了人工维护的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排泥装置包括:
至少一排泥管;
至少一旋转单元,所述至少一旋转单元安装在至少一排泥管的管体外侧;
至少一搅泥单元,所述至少一搅泥单元固接于相邻至少一旋转单元之间;
至少一动力单元,所述至少一动力单元安装在所述至少一旋转单元的外侧,以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单元相对于排泥管的外侧作周向运动。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优选的,所述至少一搅泥单元包括至少一板式结构,所述至少一板式结构沿排泥管的轴线方向布置;
优选的,所述至少一搅泥单元通过至少一固定单元与所述旋转单元连接;
优选的,所述至少一固定单元以所述旋转单元的轴心为中心均布;
优选的,所述每一个固定单元的平面相对于所述旋转单元的安装平面之间形成的角度均不同;
优选的,所述至少一固定单元上开设至少一调节孔,以用于连接所述搅泥单元;
优选的,所述至少一动力单元包括至少一动力输入端及至少一动力输出端,所述至少一动力输入端由至少一管路提供动力源;
优选的,所述至少一管路的两端分别通过定位件与所述排泥管的外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增设动力单元驱动搅泥单元沿排泥管外侧作周向运动,利用搅泥单元对穿孔排泥管孔眼处的沉积污泥活化,使其排泥顺畅,使用本发明后可有效减少排泥次数及孔眼堵塞几率,节省了人工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排泥机的轴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排泥机的主视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排泥机在A-A反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排泥机的侧视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排泥机在A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水轮机;101、贯通孔;2、定位板;3、排泥管;4、压力水管;5、支脚;501、调节孔;6、搅泥板;601、橡胶板固定孔;602、安装孔;7、橡胶板;701、固定孔;8、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轩浦净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轩浦净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77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