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约化短流程铝土矿磨制工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37966.X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5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吉;鹿方;黎娜;刘利;邢苗苗;邱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2C23/08;C01F7/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珉 |
地址: | 110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约化 流程 铝土矿 磨制 工艺 系统 | ||
一种集约化短流程铝土矿磨制工艺系统,受料漏斗设在料堆下方,第一皮带输送机设在料堆上方,棒式闸阀设在受料漏斗出料口;重型板式给料机设在受料漏斗下方,重型板式给料机进料端与受料漏斗出料口相连,重型板式给料机出料端与第二皮带输送机进料端相连,第二皮带输送机出料端与破碎机进料口相连,破碎机出料口与第三皮带输送机进料端相连,第三皮带输送机出料端与立式磨机进料口相连,立式磨机出料口与旋风除尘器进料口相连,旋风除尘器出料口与料浆制备系统相连,旋风除尘器出风口与袋式除尘器进料口相连,旋风除尘器进风口与热风源相连,袋式除尘器出料口与料浆制备系统相连,袋式除尘器出风口与引风机进风口相连,引风机出风口与大气相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氧化铝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集约化短流程铝土矿磨制工艺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艺技术的进步,氧化铝生产中各流程工艺技术、设备都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优化,占地少、投资及运行费用降低、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等技术指标已经成为生产企业和设计单位重点关注的内容。
在传统的料浆制备工艺系统中,需要配置铝土矿均化堆场,铝土矿均化堆场一般还需要采用堆料机或皮带机进行布料,且料堆断面为人字型;在矿浆磨制工序还需要增设铝矿仓用于铝矿暂存,同时需要在铝矿仓的仓下设置定量给料机,用于将铝矿输送至磨机。
但是,传统的料浆制备工艺系统不仅占地面积大,如果铝矿含水率高,则铝矿的粘度也会增大,而大粘度的铝矿物料很容易粘结在仓壁表面而无法从下料口排出,从而导致堵料的发生,特别是北方的冬季,由于大粘度的铝矿物料更易冻结,因此仓底堵料现象更为频繁,进而影响氧化铝的正常生产。
为此,为了解决仓底堵料的问题,往往需要增加空气炮,并且需要增大仓底锥角,但这种方法将不可避免的需要整体抬高仓体的高度,不仅会增加仓顶物料输送难度,而且将不可避免的增加土建以及设备上的投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集约化短流程铝土矿磨制工艺系统,在堆场下方直接设置输送设备,取消了堆取料机等设备,减少了中间诸多的转运环节,不仅简化了流程,而且节约了占地及投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约化短流程铝土矿磨制工艺系统,包括受料漏斗、棒式闸阀、重型板式给料机、破碎机、立式磨机、旋风除尘器、袋式除尘器、引风机、第一皮带输送机、第二皮带输送机及第三皮带输送机;所述受料漏斗设置在料堆下方,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设置在料堆上方,所述棒式闸阀安装在受料漏斗的底端出料口处;所述重型板式给料机设置在受料漏斗下方,重型板式给料机的进料端与受料漏斗的底端出料口相连,重型板式给料机的出料端与第二皮带输送机的进料端相连,第二皮带输送机的出料端与破碎机的进料口相连,破碎机的出料口与第三皮带输送机的进料端相连,第三皮带输送机的出料端与立式磨机的进料口相连,立式磨机的出料口与旋风除尘器的进料口相连,旋风除尘器的出料口与料浆制备系统相连,旋风除尘器的出风口与袋式除尘器的进料口相连,旋风除尘器的进风口与热风源相连,袋式除尘器的出料口与料浆制备系统相连,袋式除尘器的出风口与引风机的进风口相连,引风机的出风口与大气相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集约化短流程铝土矿磨制工艺系统,在料堆下方直接设置输送设备,取消了堆取料机等设备,减少了中间诸多的转运环节,不仅简化了流程,而且节约了占地及投资。同时引入了立式磨机,由于立式磨机的入磨要求较低,进而降低了对破碎工序的要求,而破碎的减少以及立式磨机相对于传统球磨机更低的运行功率,进一步降低了系统的运行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集约化短流程铝土矿磨制工艺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图中,1—受料漏斗,2—棒式闸阀,3—重型板式给料机,4—破碎机,5—立式磨机,6—旋风除尘器,7—袋式除尘器,8—引风机,9—第一皮带输送机,10—第二皮带输送机,11—第三皮带输送机,12—料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79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