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冷暖冰及其制备方法、包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38453.0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1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邓文杏;周恩远;庄晓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时利和冷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5/06 | 分类号: | C09K5/06;B65B31/00;B65D33/00;B65D30/02;B65D81/18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易滨 |
地址: | 437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暖 及其 制备 方法 包装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冷暖冰的制备方法,属于冷链物流技术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加热十四烷;向升温后的十四烷中加入增稠剂,静置、搅拌,待增稠剂完全溶解于十四烷后加热,并恒温低速搅拌,得到第一混合物;高速搅拌第一混合物,冷却,然后加入丙二醇低速搅拌,得到第二混合物;加热第二混合物,然后加入石蜡油高速搅拌,之后加入硼砂持续搅拌,得到第三混合物;对盛放第三混合物的反应容器抽真空,静置后将得到的物质取出,冷放入模具中成型,脱模,即得到固态的吸冷暖冰。利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能够制得吸冷效果好、保型性好、具有一定弹性的固态暖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链物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冷暖冰及其制备方法、包装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疫苗”事件的不断发生,冷链安全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无源冷链保温箱因其灵活使用的特点在冷链运输中占据较大的比例,蓄冷剂是无源冷链保温箱控制温度的来源。
暖冰是蓄冷剂的一种,其相变温度在2℃以上。在无源冷链保温箱的使用过程中,暖冰起调和温度(即吸冷)的作用,用来严格控制物品的温度,如根据需要将疫苗、生物制剂等的温度控制在2~8℃、0~5℃、甚至是2~5℃这样比较精确的范围,且需要长时间(36小时~72小时,甚至96小时)运输。
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暖冰,但绝大部分是液态油性物,一般通过塑料容器,也就是冷链行业常用的塑料冰盒灌装。由于是液态油性物,而且是通过冰盒灌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难以避免会出现以下问题及缺点:
(1)漏液污染:冰盒灌装会出现漏液的现象,泄露出的油性物质容易对箱内装载物品造成污染,甚至直接损坏装载物品;
(2)温差超值:液态暖冰会发生相变,所以不能满装,冰盒灌装的使用空间一般只能为85%~90%,冷冻源通过时,由于有些空间照顾不到而导致不同位置温差较大,甚至超过允许的范围,从而使部分物品或物品的某些部分温度不在安全范围内;
(3)成本较高:无源冷链保温箱箱内需要温度的高低、运输时间的长短,物品的体积大小等因素都会对应使用不同剂量的蓄冷剂,因此需要根据每次不同的运输任务开模定制塑料冰盒才能匹配,这样就导致无法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并且冰盒开模费用急剧增加。
针对目前市场上已有暖冰使用的缺陷,如何让暖冰使用更安全、可靠、方便、高效、成本低、快速响应不同的运输需求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冷暖冰及其制备方法、包装方法,利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能够制得吸冷效果好、保型性好、具有一定弹性的固态暖冰。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冷暖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十四烷倒入反应容器中,蒸汽加热至60℃~75℃;
S2,向升温后的十四烷中加入增稠剂,静置30~50分钟后搅拌,待增稠剂完全溶解于十四烷后加热至75℃~85℃,并恒温低速搅拌45~60分钟,得到第一混合物;
S3,高速搅拌第一混合物3~10分钟,然后冷却至35℃~45℃,加入丙二醇低速搅拌70~90分钟,得到第二混合物;
S4,重新打开蒸汽,将第二混合物加热至75℃~85℃,然后加入石蜡油高速搅拌30~40分钟,之后加入硼砂持续搅拌35~45分钟,得到第三混合物;
S5,对盛放第三混合物的反应容器抽真空,静置55~80分钟后将得到的物质取出,冷放入模具中进行成型,脱模,即得到固态的吸冷暖冰。
进一步地,各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为:十四烷82%~92%,增稠剂1.2%~3.5%,丙二醇1.5%~3.5%,石蜡油2.5%~8%,硼砂1%~4.5%。
进一步地,所述增稠剂选用豆胶或白油增稠剂中的任一种或两者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时利和冷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时利和冷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84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