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沥青基保温筒的真空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38459.8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7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么伟;杨洁;陈晓庆;朱丽娟;罗微;王英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联科特种石墨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29C7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张琳丽 |
地址: | 1322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保温 真空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沥青基保温筒的真空成型方法,涉及单晶炉内保温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制作胎具;步骤二;裁剪碳毡;步骤三;喷涂树脂;步骤四;螺旋缠绕软毡;步骤五;真空成型;步骤六;外模具固定;步骤七;固化;步骤八;炭化;获得保温筒毛坯加工件。本发明提供的沥青基保温筒的真空成型方法,纤维同向均匀缠绕,使得热场辐射方向与保温筒纤维方向垂直,提高了其保温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晶炉内保温材料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沥青基保温筒的真空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保温筒是目前单晶硅生长炉热场中必备且主要的保温器件,位于加热体外部,其主要作用包括:保持加热器热量,形成合适温度场,减少热能损耗,降低运行功率。国内外制备保温筒的方法为真空抽滤成型法,即将短切碳纤维浆料注入圆筒模具中,通过真空泵在底部抽滤使短切碳纤维碳逐层沉积制备保温筒的方法。利用真空抽滤法制备保温筒工艺过程较为复杂,生产效率低,制备的保温筒纤维各向分布均有,保温性能方面不好、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沥青基保温筒的真空成型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纤维同向均匀缠绕,使得热场辐射方向与保温筒纤维方向垂直,提高其保温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沥青基保温筒的真空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作胎具,按照产品要求的具体形状、尺寸,加工制备内胎具及外固定模具。
步骤二;裁剪碳毡;依据保温筒毛坯的形状和尺寸裁剪碳毡;
步骤三;喷涂树脂;依据碳毡质量在碳毡表面均匀喷涂定比例树脂胶黏剂;
步骤四;螺旋缠绕软毡;粘贴隔离膜,依据胎具尺寸,裁剪适合内胎具及外固定模具的隔离膜,将隔离膜粘贴在内胎具及外固定模具上,密封真空袋膜,准备合适尺寸真空袋膜,将三面密封,未密封面进行贴密封条密封备用,套在胎具底部位置备用;将软毡螺旋缠绕在已包覆隔离膜的内胎具上,缠绕至指定用毡量;
步骤五;真空成型;将真空袋进行密封,在密封中间位置连接抽真空管,至完全密封;调节真空表压力,打开真空泵进行抽真空,抽真空压缩软毡至要求尺寸后,关闭真空泵;
步骤六;外模具固定;使用外固定装置将产品固定在要求尺寸范围内;
步骤七;树脂固化;将成型后带胎具保温筒送入烘箱,在170℃条件下,固化6~7.5h,固化后将内胎具及外模具拆掉,获得预处理保温筒;
步骤八;树脂炭化;将预处理保温筒送入碳化炉,在950-1600℃下炭化12~13h,获得保温筒毛坯加工件。
可选的,步骤七中所述的带胎具保温筒,由内到外的结构依次为内胎具、隔离膜、螺旋缠绕沥青毡、真空塑料袋膜、隔离膜和外固定模具。
可选的,步骤四中,原料缠绕方式为螺旋缠绕。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解决了沥青基碳纤维保温材料成型过程中费时、费力、压缩量不好控制的难题,主要依靠控制真空压力的大小来进行压缩成型,成型过程无需加热,受力较为均匀,毡子螺旋均匀缠绕,提高了生产效率及产品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沥青基保温筒的真空成型方法所需模具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联科特种石墨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吉林联科特种石墨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84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