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灭菌生物指示试剂盒及灭菌生物指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38487.X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4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邵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一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28 | 分类号: | A61L2/28;A61L2/14;C12Q1/3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灭菌 生物 指示 试剂盒 方法 | ||
1.一种灭菌生物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至少一支带菌生物指示剂(2)和至少一支无菌生物指示剂(3),所述的带菌生物指示剂(2)内设有带菌片(24)和封装有复原培养基的安瓿管(23),所述的无菌生物指示剂(3)内设有无菌片(31)和封装有复原培养基的安瓿管(23),所述的复原培养基中含有营养性萌发剂和芽孢皮层水解酶诱导剂中的至少一种;
将带菌生物指示剂(2)和无菌生物指示剂(3)与待灭菌物品一同灭菌;
(2)灭菌结束后,将带菌生物指示剂(2)和无菌生物指示剂(3)取出,盖紧管盖(22),压破安瓿管(23),使复原培养基分别浸润带菌片(24)和无菌片(31),而后在50-65℃下孵育20-40min;
(3)孵育结束后,打开管盖(22),分别向带菌生物指示剂(2)和无菌生物指示剂(3)的培养液中加入检测试剂A,振荡混匀,反应3-5min;反应完成后,调节带菌生物指示剂(2)和无菌生物指示剂(3)中反应液pH至8-9;
所述的检测试剂A中含有醋酸;
(4)分别向带菌生物指示剂(2)和无菌生物指示剂(3)的反应液中加入pH为8-9的检测试剂B,振荡混匀后,在490nm下用光吸收酶标仪进行第一次吸光值测定;
所述的检测试剂B中含有L-谷氨酸、心肌黄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和碘四唑硝基氯;
(5)分别向带菌生物指示剂(2)和无菌生物指示剂(3)的反应液中继续加入检测试剂C,振荡混匀,反应10-20min后,在490nm下用光吸收酶标仪进行第二次吸光值测定;
所述的检测试剂C中含有谷氨酸脱氢酶;
(6)计算带菌生物指示剂(2)中反应液的前后两次吸光值差ΔA1,计算无菌生物指示剂(3)中反应液的前后两次吸光值差ΔA2,比较ΔA1和ΔA2的数值大小,根据比较结果判断灭菌效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生物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营养性萌发剂包括6-羟基嘌呤,所述的芽孢皮层水解酶诱导剂包括2,6-吡啶二羧酸钙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菌生物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数计,所述的复原培养基包括:LB培养基1.0-1.3%,细菌学蛋白胨1.0-1.5%,2,6-吡啶二羧酸钙盐0.1-0.8%,6-羟基嘌呤0.5-1.0%,余量为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生物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60℃下孵育30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生物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醋酸与复原培养基中2,6-吡啶二羧酸钙盐的摩尔比为(6-15):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生物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检测试剂B包括试剂B1、试剂B2、试剂B2和试剂B4;
所述的试剂B1为L-谷氨酸;
所述的试剂B2为pH 8~9的磷酸盐缓冲液,该磷酸缓冲液中含有0.5-1.0%的TritonX-100;
所述的试剂B3为活力单位为1-4U/mL的心肌黄酶溶液,该心肌黄酶溶液中含有浓度为10-15mg/mL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所述的试剂B4为浓度为1-3mg/mL的碘四唑硝基氯溶液;
使用时,先将试剂B2、B3和B4以3:1:1的体积比混合,再加入试剂B1,混匀、充分溶解,获得检测试剂B;检测试剂B中L谷氨酸的终浓度为0.1-0.8g/L。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生物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检测试剂C中谷氨酸脱氢酶的酶活力单位不小于30U/mL。
8.一种灭菌生物指示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带菌生物指示剂(2)和无菌生物指示剂(3),所述的带菌生物指示剂(2)内设有带菌片(24)和封装有复原培养基的安瓿管(23),所述的无菌生物指示剂(3)内设有无菌片(31)和封装有复原培养基的安瓿管(23),所述的复原培养基中含有营养性萌发剂和芽孢皮层水解酶诱导剂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一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州一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848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