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结构建筑基础地面施工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8766.6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1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汤仁超;邱甜甜;李西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创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E02D1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张大保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结构 建筑 基础 地面 施工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结构建筑基础地面施工处理方法,其使用了一种混凝土振捣处理装置,该混凝土振捣处理装置包括安装架、行走轮、稳定机构与振捣机构,采用上述混凝土振捣处理装置对钢结构建筑基础地面进行施工的具体方法流程如下:基坑挖掘、预埋件放置、混凝土装填、振动压实与重复操作,振捣机构包括一号导引滑轨、一号滑块、二号导引滑轨、二号滑块、定位销钉与振捣件。本发明通过位置可调的稳定机构对安放在待振捣混凝土中心的金属预埋件进行夹紧,防止金属预埋件在振捣过程中位置歪斜,通过设置有两组振捣件的振捣机构对混凝土进行振捣,能够有效节省在不同作业位置上的两次振捣作业的时间间隔,显著提高了振捣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钢结构建筑基础地面施工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钢结构建筑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建筑,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桥梁、场馆、超高层等领域。
在钢结构建筑施工前,需要对基础地面进行施工处理,主要包括基坑的挖掘、预埋件的安放以及混凝土的装填与振动压实,其中混凝土的振动压实是为了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使混凝土密实结合,消除混凝土的蜂窝麻面等现象,提高其强度,保证混凝土构件的质量。
混凝土振动压实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基础地面的强度,混凝土的振动压实方式包括人工振捣与机械振捣,目前在振动压实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人工振捣时需要使用振捣棒手动进行振动动作,难以准确把握振捣的力度与振捣的时间,容易出现振捣不足导致混凝土无法密实结合或振捣过度导致混凝土离析的情况;
(2)机械振捣方式常常使用到内部振捣器,内部振捣器在振捣时需要插入混凝土内部,在指定位置振捣一定时间后,需要将内部振捣器抽出,以对下一指定位置进行振捣,振捣器的抽出、移动与重新插入的过程耗费了较长时间,因此降低了混凝土的振捣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结构建筑基础地面施工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钢结构建筑基础地面施工处理方法,其使用了一种混凝土振捣处理装置,该混凝土振捣处理装置包括安装架、行走轮、稳定机构与振捣机构,采用上述混凝土振捣处理装置对钢结构建筑基础地面进行施工的具体方法流程如下:
S1.基坑挖掘: 通过现有挖掘设备在地面上挖掘出指定大小的基坑;
S2.预埋件放置:通过人工方式将金属预埋件一一放置在指定的基坑内;
S3.混凝土装填: 将混凝土填入基坑与金属预埋件之间的空隙内,以对金属预埋件进行固定支撑;
S4.振动压实:通过混凝土振捣处理装置对混凝土进行振动压实作业,以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使混凝土能够紧密结合;
S5.重复操作:将混凝土振捣处理装置移动至下一工作位置,并重复进行S1-S4的操作;
所述安装架数量为二,两个安装架左右对称布置,安装架为上下可伸缩结构,安装架下端安装有行走轮,两个安装架上端之间安装有稳定机构,稳定机构下端安装有振捣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创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创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87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弹性宽轨枕垫板粘结的施工方法
- 下一篇:多型硅钢片的自动封箱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