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脸温度检测的方法、系统、装置和计算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8885.1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61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李璐一;任洲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16 | 分类号: | G06V40/16;A61B5/01;G01J5/00;G06V40/10;G01J5/48;G01K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金无量 |
地址: | 31001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 检测 方法 系统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 ||
本申请涉及一种人脸温度检测的方法、系统、装置和计算机设备,其中,该人脸温度检测的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的红外图像,通过人体检测模型对该红外图像进行人体识别,输出人体目标框,在该人体目标框内,通过人脸检测模型度对该目标进行人脸识别,输出人脸目标框,根据人脸目标框中的人脸区域的温度信息,计算该目标的人脸温度,解决了从红外图像中进行人脸识别的准确度较低的问题,提高了人脸识别和测温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红外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人脸温度检测的方法、系统、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在疫情防控的过程中,体温检测是对疑似感染人群最高效的确认手段,因此在出现严重疫情时,需要工作人员对市民进行体温检测,在体温检测通过的情况下,市民才能够出行,否则会有发生交叉感染的风险。但是通过人工进行体温检测费时费力,且夜间工作人员数量减少,导致夜间的防控力度远低于白天,为城市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在相关技术中,为了实现夜间的体温检测,研究人员通过自适应分类算法实现对红外图像进行人脸识别的训练和输出,但是由于红外图像的对比度较低,人脸区域在整个图像里所占比例较小,因此将人脸从红外图像中识别出来效果往往不佳,准确度较低。
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从红外图像中进行人脸识别的准确度较低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脸温度检测的方法、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从红外图像中进行人脸识别的准确度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脸温度检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的红外热成像,通过人体检测模型对所述红外热成像进行人体识别,输出人体目标框;
在所述人体目标框内,通过人脸检测模型对所述目标进行人脸识别,输出人脸目标框;
根据所述人脸目标框中的人脸区域的温度信息,计算所述目标的人脸温度。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人脸目标框中的人脸区域的温度信息,计算所述目标的人脸温度包括:
确定所述人脸目标框中人脸的姿态角度;
从预存的人脸模板图像库中确定与所述姿态角度匹配的目标人脸模板图像,其中,所述预存的人脸模板图像库中包括人脸在多个姿态角度下的人脸模板图像;
将所述人脸目标框与所述目标人脸模板图像进行配准,标注所述人脸目标框中的额头区域,在所述额头区域中,根据所述红外热成像中的温度信息,计算所述目标的人脸温度。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标注所述人脸目标框中的额头区域之前,还包括:
获取多种人体姿态下的红外人脸图像,在每个所述红外人脸图像中,标注额头区域和特征点坐标位置。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计算所述目标的人脸温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预设时间段内,通过多目标跟踪算法对所述目标进行多次人脸温度检测,计算所述多次人脸温度检测结果的平均值;
在所述平均值大于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标记为超温人员,在所述超温人员的数值大于警示阈值的情况下,发出警示信息。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生成所述人体检测模型的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人体红外热成像,对所述人体红外热成像中的人体区域进行标注,通过深度学习卷积网络进行训练,生成所述人体检测模型。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生成所述人脸检测模型的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88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