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38907.4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8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程方;钟广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0 | 分类号: | C02F1/20;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周涌贺 |
地址: | 20191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气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脱气装置,包括储水器,储水器内移动设置有活塞,活塞的外端面设置有活塞杆,该活塞杆上设置有升降驱动装置;储水器靠近上部的侧壁设置有排气口,该排气口连通于排气管,排气管上设置排气电动阀;储水器下部的一侧壁设置有进水口,该进水口连通于进水管,且进水管上设有进水电动阀,储水器下部的另一侧壁设置有出水口,该出水口连通于接管,且接管上设有出水电动阀。本发明装置可通过排气电动阀、出水电动阀、进水电动阀及升降驱动装置的配合实现储水器的抽水、储水器内海水的脱气及脱气海水的排出,有效防止大量气泡进入增压泵造成用户设备自动停机,给船舶用户造成不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体脱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船舶海水系统的脱气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当动力设备在倒车的时候,或者在大风浪海况船舶剧烈摇动的时候,通海阀箱001附近会有大量的气泡在增压泵006的作用下被吸进通海阀箱001内。
通海阀箱001作为海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排气性能直接影响海水系统的性能。目前广泛使用的排气方式就是通过安装在通海阀箱001顶部的透气管009、呼吸止回关闭阀010 和透气管弯头011排气,而这种排气方式的排气效果较差,使得大量的气泡被增压泵006吸入,增压泵006瞬时吸不上水,从而导致海水系统温度骤然升高,出现用户设备自动停机(如主机、舵机、减摇鳍、空调机组等)的现象,这些设备的停机对海上执行任务、船员的舒适度都是一种极大的致命打击。
其次,透气管弯头011通常距离基线BL的高度不小于两米。但经过长期运行后发现,这种排气方式在动力设备倒车的时候,又或者在大风浪海况船舶剧烈摇动的时候,透气管弯头011内会喷溅出大量裹挟着气泡的海水,增加了船舶及人员的不安全性,还污染了透气管弯头011周围的环境,给船员增添了维护工作量。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设计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气装置,通过在通海阀箱与增压泵之间设置本发明的脱气装置,有效将船舶倒车或大风浪海况下进入海水系统的气泡分离出来并排入大气中,防止这些气泡进入增压泵中,造成用户设备停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脱气装置,包括储水器,储水器内移动设置有活塞,活塞的外端面设置有活塞杆,该活塞杆上设置有升降驱动装置;储水器靠近上部的侧壁设置有排气口,该排气口连通于排气管,排气管上设置排气电动阀;储水器下部的一侧壁设置有进水口,该进水口连通于进水管,且进水管上设有进水电动阀,储水器下部的另一侧壁设置有出水口,该出水口连通于接管,且接管上设有出水电动阀,升降驱动装置、排气电动阀、进水电动阀和出水电动阀均与控制面板电联接。本发明装置可通过排气电动阀、出水电动阀、进水电动阀及升降驱动装置的配合实现储水器的抽水、储水器内海水的脱气及脱气海水的排出,有效防止大量气泡进入增压泵造成用户设备自动停机,给船舶用户造成不便。
进一步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驱动件和两个升降平台,一个升降平台设置在活塞杆上,另一个升降平台设置在驱动件上,两个升降平台之间还设置有多组铰接连杆,相邻两组铰接连杆呈上下布置,且相邻两组铰接连杆的端头铰接,所述铰接连杆包括交叉布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且第一连杆的中部和第二连杆的中部通过轴销连接,使得活塞杆的上下运动安全可靠。
进一步地,驱动件为升降电机或气缸,便于用户根据需要自行选择。
进一步地,升降驱动装置为升降电机或气缸,便于用户自行选择驱动方式,以实现活塞杆及活塞的上下运动。
进一步地,排气管上还设置有排气阀,具有防倒吸、防喷水的功能。
进一步地,接管连通于蓄水池,蓄水池下部的一侧壁设置有排水口,该排水口连通于排水管,排水管上设有排水电动阀,以通过储存脱气后的海水实现脱气海水的源源不断,防止用户设备缺水带来的不便,严重时甚至造成用户设备损坏。
进一步地,进水管和排水管上均设有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以检测水流压力和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89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