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洞爆破炮孔堵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8980.1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7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钟权;袁木;夏欣;何文学;吴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D1/18 | 分类号: | F42D1/18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成杰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洞 爆破 堵塞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洞爆破炮孔堵塞装置,属于爆破工程辅助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端板、连接杆和受力杆,连接杆的一端垂直连接于端板的中部,受力杆沿着连接杆的周向间隔布置多件,受力杆包括V形杆件,V形杆件的角部通过枢轴铰接于连接杆的侧壁,V形杆件朝向端板的一侧设定为第一杆件、另一侧设定为第二杆件,第一杆件远离V形杆件角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弹力棒,第二杆件远离V形杆件角部的一端配设有驱动其朝向靠近连接杆轴线方向移动并锁紧的结构;隧洞爆破炮孔堵塞装置设置有供导爆索穿过的通道。本发明操作方便,并且填塞质量保证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洞爆破炮孔堵塞装置,属于爆破工程辅助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钻孔爆破是隧洞开挖的常用技术,广泛运用于水利水电、矿山、交通等领域。在爆破施工过程中,对炮孔进行填塞能够增大爆轰气体作用在孔壁上的压力和延长压力作用的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岩石的胀裂程度和抛掷距离,从而改善爆破效果。目前工程中往往就地取材,一般采用泥屑等材料作为炮泥对炮孔进行填塞,操作不便、且填塞质量保证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隧洞爆破炮孔堵塞装置,便于操作,且填塞质量保证性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隧洞爆破炮孔堵塞装置,包括端板、连接杆和受力杆,连接杆的一端垂直连接于端板的中部,受力杆沿着连接杆的周向间隔布置多件,受力杆包括V形杆件,V形杆件的角部通过枢轴铰接于连接杆的侧壁,V形杆件朝向端板的一侧设定为第一杆件、另一侧设定为第二杆件,第一杆件远离V形杆件角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弹力棒,第二杆件远离V形杆件角部的一端配设有驱动其朝向靠近连接杆轴线方向移动并锁紧的结构;隧洞爆破炮孔堵塞装置设置有供导爆索穿过的通道。
进一步的是:受力杆的数量为4~8件;受力杆沿着连接杆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
进一步的是:驱动第二杆件的端部朝向靠近连接杆轴线方向移动并锁紧的结构为:将呈环形分布的所有第二杆件设定为一个整体组件,该整体组件通过绕设在其外周的铁丝锁紧固定。
进一步的是:第二杆件的外侧壁设置有用于铁丝锁紧固定的定位凹槽。
进一步的是:驱动第二杆件的端部朝向靠近连接杆轴线方向移动并锁紧的结构为:连接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与连接杆同轴线设置,固定环通过一根或者多根支杆与连接杆固定连接,固定环在第二杆件的对应位置开设有多个螺纹孔,每个螺纹孔分别配设有紧固螺钉,紧固螺钉与第二杆件一一相对应,紧固螺钉的尾端指向连接杆,并且紧固螺钉的尾端用于抵接第二杆件。
进一步的是:驱动第二杆件的端部朝向靠近连接杆轴线方向移动并锁紧的结构为:第二杆件的数量为偶数件,呈相对布置的两件第二杆件的轴线与连接杆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呈相对布置的两件第二杆件通过螺栓连接锁紧,对应的两件第二杆件分别设置有供螺栓的螺纹杆穿过的条形孔。
进一步的是:第一杆件远离V形杆件角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中间连接件,并通过中间连接件与橡胶弹力棒相连接;中间连接件与橡胶弹力棒同轴线布置;中间连接件的轴线与第一杆件的轴线具有设定夹角;第二杆件远离V形杆件角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杆,驱动杆的轴线与第二杆件的轴线具有设定夹角;构成同一件受力杆的V形杆件、橡胶弹力棒、中间连接件、驱动杆布置在同一平面。
进一步的是:当驱动杆的轴线与连接杆的轴线平行时,橡胶弹力棒的轴线与连接杆的轴线平行。根据该状态可以确定装置的尺寸参数,此时,呈环形分布的橡胶弹力棒外侧面位于同一个圆柱面上,该圆柱面的直径与炮孔的直径相适配。橡胶弹力棒外侧面(即橡胶弹力棒背向连接杆的一侧)优选设置为圆弧形面。
进一步的是:供导爆索穿过的通道包括设置在端板上的孔以及设置在连接杆上的通孔,连接杆上的通孔沿其轴线方向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89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