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物填埋装置、刚性填埋场及废物填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39494.1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5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余国平;刘宁;谈智;张建军;唐笑;顺姚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9/00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邓澄宇 |
地址: | 330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物 装置 刚性 填埋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物填埋装置、刚性填埋场及废物填埋方法,属于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废物填埋装置包括:载物部,可滑动地设置于刚性填埋场的填埋单元格顶部,载物部上设置有废物承放位;废物起吊部,设置于载物部上方,废物起吊部用于将填埋单元格外部待填埋的至少一个废物吊装至载物部的废物承放位上、以及随载物部在填埋单元格顶部滑动后再将废物承放位上的至少一个废物吊装至至少一个填埋单元格的废物填埋空间中。本发明公开的废物填埋装置,可预先吊装并承放多个废物而后分别将多个废物吊装至对应填埋单元格中,极大地提升了吊装填埋作业效率,并可为作业人员提供支撑以使其可在填埋单元格顶部操作及直观地观察废物填埋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物填埋装置、刚性填埋场及废物填埋方法。
背景技术
刚性填埋场用于放置或贮存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以埋藏或改变废物的特性。刚性填埋场通常采用刚性结构,可增强填埋场渗沥液渗漏的可控强度。随着《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19)的颁布,国家对危废填埋场的建设及运营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各危废处置企业纷纷开始启动刚性填埋场的建设。
刚性填埋场填埋废物的方式与传统柔性填埋场填埋废物的方式不同,《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19)中也未明确刚性填埋场的废物填埋方式。目前已建成的刚性填埋场中,对废物进行填埋的方式通常为:1、采用小型龙门吊或类似于小型龙门吊的装置进行吊装;2、在刚性填埋场外侧设厂房,厂房内设行车。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采用现有的废物填埋方式填埋废物时,其一次只能吊装一件废物至对应的刚性填埋场的填埋单元格中,龙门吊或行车需在上料区域和填埋区域之间频繁往返,工作效率低下,尤其对于规模较大的刚性填埋场而言,其难以满足填埋规模要求。同时,采用在刚性填埋场外侧设厂房且厂房内设行车的方式,需另外建设厂房,不仅增加了厂房投资,且占地面积大,导致土地利用率降低。并且现有的废物填埋方式中,在填埋作业时,填埋作业人员无法直观看到废物填埋情况,如果填埋作业人员需要到填埋单元格上部进行施工或维修操作时,现有的设备均无法提供支撑。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废物填埋装置、刚性填埋场及废物填埋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废物吊装填埋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以及解决了填埋作业人员无法直观看到废物填埋情况、以及无法为作业人员提供可使其至填埋单元格上方进行操作的支撑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可预先吊装并承放多个废物而后分别将多个废物吊装至对应填埋单元格中,极大地提升了吊装填埋作业效率,并可为作业人员提供支撑以使其可在填埋单元格顶部操作及直观地观察废物填埋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废物填埋装置,应用于刚性填埋场上,该刚性填埋场包括至少一个填埋单元格,该填埋单元格的内部具有废物填埋空间,所述废物填埋装置包括:载物部,可滑动地设置于刚性填埋场的至少一个填埋单元格顶部,所述载物部上设置有废物承放位;废物起吊部,设置于所述载物部上方,所述废物起吊部用于将填埋单元格外部待填埋的至少一个废物吊装至所述载物部的所述废物承放位上、以及随所述载物部在所述填埋单元格顶部滑动后再将所述废物承放位上的至少一个废物吊装至至少一个填埋单元格的废物填埋空间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废物填埋装置还包括载物导轨部,设置于填埋单元格顶部;其中,所述载物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载物导轨部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废物填埋装置还包括载物驱动部,设置于所述载物部上或所述载物导轨部上,所述载物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载物部沿所述载物导轨部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载物部上设置有吊装通孔;所述废物起吊部的执行端将填埋单元格外部待填埋的至少一个废物经所述吊装通孔吊装至所述废物承放位上,或/和所述废物起吊部的执行端将所述废物承放位上的至少一个废物经所述吊装通孔吊装至至少一个填埋单元格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94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