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非共轴阵列照明的眼底相机光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39572.8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6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伍雁雄;郭智元;王丽萍;余苗;张宏炫;李建聪;廖锤;罗佳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3/12 | 分类号: | A61B3/12;A61B3/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蔡伟杰 |
地址: | 52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非共轴 阵列 照明 眼底 相机 光学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非共轴阵列照明的眼底相机光学系统,包括:照明系统、成像系统;所述照明系统包括多个照明源;多个照明源围绕成像系统的主光轴均匀分布,每一个照明源的主光轴均与成像系统的主光轴偏转15°,每一个照明源的出光口的中心点与成像系统的主光轴之间的距离为7.5mm,所述照明源的工作距离为10mm,成像系统的入光口直径为26mm。实现了较好的均匀照明效果,较好地避免了杂散光的产生,实现了较好的杂散光的抑制效果。本发明主要用于眼科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科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非共轴阵列照明的眼底相机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眼底相机主要由照明系统、成像系统和图像传感器组成,照明系统将眼底视网膜照亮,成像系统将视网膜上的毛细血管成像到图像传感器。眼底相机可用于检查和判断眼科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如青光眼、白内障、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血管疾病等对视网膜血管的宽度、曲折和分支角度等特征产生的影响。相对于临床医学上常用的检查设备,比如检眼镜(Ophthalmoscope)、裂隙灯显微镜(Slit lamp microscope)、扫描激光检眼镜(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e)、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tomography)等,眼底相机的可实时无创眼底成像检查已成为最经济、最常用的医用光学检查手段之一,对于眼科疾病以及血管相关性疾病的诊断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这其中,如何设计一种简单、体积小、低成本、可实现较好的杂散光的抑制效果的光学系统,是眼底相机光学系统设计的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非共轴阵列照明的眼底相机光学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基于非共轴阵列照明的眼底相机光学系统,包括:照明系统、成像系统;所述照明系统包括多个照明源;多个照明源围绕成像系统的主光轴均匀分布,每一个照明源的主光轴均与成像系统的主光轴偏转15°,每一个照明源的出光口的中心点与成像系统的主光轴之间的距离为7.5mm,所述照明源的工作距离为10mm,成像系统的入光口直径为26mm。
进一步,所述照明源的发出光的波长范围位于近红外波长范围内。通过发出这样的光使得人眼不敏感,方便检测,实现了免散瞳照明。
进一步,所述照明源的发出光的波长为940nm。
进一步,所述成像系统包括:共光轴设置的网膜物镜组和成像镜组,所述网膜物镜组用于第一次成像,矫正部分人眼像差,所述成像镜组用于第二次成像,矫正剩余人眼像差和系统像差。通过两次矫正的方式,最大程度的消除了人眼像差。
进一步,所述网膜物镜组的视场角度为30°至45°,所述成像镜组的视场角度为65°。
进一步,所述网膜物镜组为冉斯登目镜组。
进一步,所述照明源的数量为六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较好的均匀照明效果,较好地避免了杂散光的产生,实现了较好的杂散光的抑制效果。系统设计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像差矫正效果好,成像质量高。通过实现视网膜的免散瞳拍摄,达到了无创检查的目的。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所示为本眼底相机光学系统的光路图;
图2所示为照明源的光路图;
图3所示为照明源作用在角膜上反射光的原理示意图;
图4所示为成像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成像系统的MTF曲线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95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花生联合收获机夹持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内垃圾自动分类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