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矩形盾构进洞预制管节与工作井结构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39607.8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5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发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8 | 分类号: | E21D11/18;E21D11/38;E21D11/10;E21D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陈颖洁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矩形 盾构 进洞 预制 工作 结构 防水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矩形盾构进洞预制管节与工作井结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接收井洞口周围预埋一兜绕成环的第一钢板,在首节管节的钢筋外侧保护层内预埋焊接兜绕成环的第二钢板;利用微膨胀混凝土填充首节管节与接收井结构之间的空隙,所述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端头与微膨胀混凝土内贴面间,设置遇水膨胀橡胶条;首节管节的第一钢板与接收井洞口的第二钢板之间通过加焊第三钢板连接,形成封闭的钢结构防水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钢结构防水体外侧设置一现浇混凝土止水梁,止水梁一端支于接收井结构,另一端与首节管节搭接,搭接厚度不小于150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梁和接收井内通道结构现浇底板、现浇侧墙同时浇筑,形成整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板焊接于接收井的钢筋笼上,或者设置插筋插入接收井钢筋笼内;所述第二钢板焊接于首节管节的钢筋笼上,或者设置插筋插入首节管节的钢筋笼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厚度为8mm~22mm,宽度为80~120mm,且不大于结构厚度的一半,保证止水钢板的稳定性;第三钢板厚度为8mm~22mm,两端分别焊接于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上,焊缝高度不小于8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微膨胀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与接收井强度相同。
7.一种矩形盾构进洞预制管节与工作井结构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接收井洞口周围预埋一兜绕成环的第一钢板,在首节管节的钢筋外侧保护层内预埋焊接兜绕成环的第二钢板;
首节管节进洞后,在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端头处,埋置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之后将接收井与顶管管节之间的空隙用微膨胀混凝土填充;
首节管节的第一钢板与接收井洞口的第二钢板之间通过加焊兜绕成环的第三钢板连接,形成封闭的钢结构防水体;
钢结构防水体外侧现浇钢筋混凝土止水梁,止水梁一端支于接收井结构,另一端与首节管节搭接,并与接收井内通道结构现浇底板、现浇侧墙同时浇筑,形成一个整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板焊接于接收井的钢筋笼上,或者设置插筋插入接收井钢筋笼内;所述第二钢板焊接于首节管节的钢筋笼上,或者设置插筋插入首节管节的钢筋笼内。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厚度为8mm~22mm,宽度为80~120mm,且不大于结构厚度的一半,保证止水钢板的稳定性;第三钢板厚度为8mm~22mm,两端分别焊接于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上,焊缝高度不小于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960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沼微能源网的优化规划方法
- 下一篇:升降机故障智能诊断方法、系统及诊断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