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微动作捕捉的瘫痪病人辅助饮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9718.9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73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香;王文娜;郭二锋;栾文艳;李媛;付忠荣;刘凤;任慧;郭云飞;刘清玄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H20/60 | 分类号: | G16H20/60;G16H20/30;G06V40/20;A61B5/11 |
代理公司: | 亳州速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7 | 代理人: | 艾玲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微动 捕捉 瘫痪 病人 辅助 饮食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基于微动作捕捉的瘫痪病人辅助饮食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包含对照屏幕组的显示系统、身体姿态参数识别系统、激励系统以及饮食微动作辅助数据库系统;所述饮食微动作辅助数据库系统预先存储有多组有序饮食辅助微动作节点集,利用所述身体姿态参数识别系统识别目标患者的指定位置的微动作参数,所述激励系统检测有序饮食辅助微动作集中的饮食辅助微动作节点的激活率是否达到预定阈值,如果达到,则在所述所述激励系统上显示对应于当前激活率的激励视频。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基于微动作捕捉实现瘫痪病人饮食能力的可视化激励恢复。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康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微动作捕捉的瘫痪病人辅助饮食系统。
背景技术
瘫痪(paralysis)是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症状,是神经、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疾病所致。凡皮层运动投射区和上运动神经元径路、脊髓、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或运动肌肉本身受到病变的损害,均可引起瘫痪,常见的病因有颅脑外伤、肿瘤、炎症、脑血管病、变性、中毒、以及内科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血卟啉病、大红细胞性贫血及维生素B12缺乏等。
脑卒中(包括脑梗死或脑出血)累及运动皮质可出现对侧轻瘫或偏瘫。起初为渐进性,瘫痪可为暂时性或持续性。其他伴随症状和体征包括头痛、呕吐、痉挛、意识障碍、精神敏度下降、构音困难、吞咽困难、对侧感觉异常或感觉丧失、失用症、失认症,视力损伤、情绪不稳定,胃肠及膀胱功能障碍。
而吞咽障碍则是脑卒中患者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吞咽障碍容易引起各种营养物质和水摄入量不够,进而造成气道阻塞性窒息、误吸或吸入性肺炎等症状。即便是较轻的吞咽障碍都会对患者的生活上、语言上和饮食上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患者的心理负担。
吞咽障碍是由于下颌、双唇、舌、咽喉食道上括约肌和食道功能受损所致的进食障碍, 对患者的饮食营养维持、疾病康复及生存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研究资料表明,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为22-65%,并导致脱水、吸人性肺炎等并发症,甚至室息死亡,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进程,增加病残率。因此,对吞咽障碍患者早期采取有效的管理,是减少脑卒中不良预后及改善康复结局的重要环节。
申请号为CN201910260121.2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提出一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咽部冷刺激设备、自动选穴位针刺设备、认知心理行为康复设备和显示设备,所述咽部冷刺激设备、自动选穴位针刺设备、认知心理行为康复设备分别与显示设备连接,所述显示设备内部设有训练记录模块、存储模块和提醒模块。该技术方案通过结构的设计,实现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全方位的训练,有利于患者恢复,并且装置可以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设定每次的训练时间,该装置还可以自动定位穴位,为医务工作者节约了时间,减少了工作量,具有操作方便、提高效率的特点,适合推广应用。
然而,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治疗康复的原理是通过正确的康复训练恢复某些失去的脑功能,该过程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过程,卒中老人的康复周期相对更长,因此大多数卒中患者只能在短暂的早期康复后回家继续康复;现有康复产品种类较少,功能单一,质量和康复效果参差不齐;更重要的是,康复治疗对卒中患者来说是极其痛苦的过程,对于缺乏对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需求的考虑,导致产品的使用率较低、医护人员不足、患者康复周期增长、甚至是患者康复的误用和废用等问题,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压力,也造成了社会资源和医疗资源的浪费。
上述现有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仍然着重于强迫患者按照预定的动作进行训练,虽然通过正确的康复训练可以恢复某些失去的脑功能,但是这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过程。上述技术方案大多没有考虑康复方案本身与患者的交互关系,缺乏对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需求的考虑,导致产品的使用率较低、患者康复周期增长、甚至是患者康复的误用和废用等问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97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