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底部加浆的变态混凝土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9962.5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53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周庆国;刘元广;石岩;穆国锋;张京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 |
代理公司: | 郑州智多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70 | 代理人: | 马士腾 |
地址: | 450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底部 变态 混凝土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底部加浆的变态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基础面处理,对已经完成的基础面进行冲毛和清理;
(2)筑梗,利用碾压混凝土围梗制作一排方格,方格高度满足加浆的深度需要,方格的围梗的高度为5cm-8cm,方格的围梗的宽度为10-15cm,垂直边的长度为0.5-1.5m,平行边的长度为1.0-1.2m;
(3)加浆,向所述方格的围梗封闭区域内加注浆液,所加浆液为水泥净浆,水泥净浆所采用的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为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当碾压混凝土为准三级配时,水泥净浆比重为0.55-0.65g/cm3;
(4)混凝土铺筑,在步骤3)中加注完水泥净浆的方格的封闭区域上铺筑坝体同级配碾压混凝土;每一层碾压混凝土铺筑厚度为30cm-35cm;
(5)平仓,将步骤4)中已加注水泥浆的方格状围梗上铺筑坝体同级配碾压混凝土进行整平;平仓方式选用小型挖掘机,小型机械设备不能到达部位采用人工;
(6)振捣,利用振捣棒振捣达到表面泛浆效果;加浆混凝土铺筑完成后,等和其相连接的碾压混凝土铺筑完成且碾压开始后,再进行加浆混凝土振捣,加浆混凝土振捣利用直径70mm-100mm振捣棒振捣,要求振捣棒距离模板边20cm-30cm;
(7)收面,将已经振捣完成的混凝土面进行整平,当该技术应用于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时,加浆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在振动碾无法碾压的区域利用平板振捣器将加浆混凝土表面找平,便于下一层加浆混凝土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加浆的变态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游模板架设完成后,仓号开仓后,利用新鲜碾压混凝土完成长度方向筑梗和宽度方向筑梗,垂直边和平行边之间形成封闭区域,随后向封闭区域内加入浆液,加浆完成后,在封闭区域内铺设碾压混凝土,利用振捣棒进行振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部加浆的变态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封闭区域内加入浆液的步骤为:
A.加浆量计算:根据所围成筑梗区域内碾压混凝土体积的百分比进行控制,计算加浆量;
B.筑梗:利用新鲜的碾压混凝土在上下游模板侧、两岸岸坡、廊道周边、预留孔洞防渗部位利用人工、铁锹形成等面积的封闭区域;
C.实测加浆量:根据浆液实际比重计算加浆量,并且与实际加浆量进行对比;
D.测定浆液比重:利用比重计测定实际的浆液比重,并且与设计浆液比重进行对比;
E.根据试验段得出的参数,确定最佳加浆量;
F.根据试验段得出的参数,确定最佳浆液比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部加浆的变态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加浆量计算根据所围成筑梗区域内碾压混凝土体积的8%进行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部加浆的变态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浆液实际比重计算加浆量所得出封闭区域内浆液铺洒厚度为2.4c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部加浆的变态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比重计测定实际的浆液比重,水灰比控制在0.6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底部加浆的变态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最佳加浆量按照7.5%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996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风系统风道组合式消毒装置
- 下一篇:汽车车载举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