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瘫痪病人的安全监测装置与反馈预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40613.5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35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香;付忠荣;张春慧;栾文艳;李媛;刘凤;任慧;翟清华;张乐芸;郭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21/04 | 分类号: | G08B21/04;A61B5/00 |
代理公司: | 亳州速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7 | 代理人: | 艾玲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瘫痪 病人 安全 监测 装置 反馈 预警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瘫痪病人的安全监测装置与反馈预警系统以及移动终端。所述安全监测装置包括定位装置、速度检测装置以及无线通信装置;所述反馈预警系统包括速度控制装置;所述速度检测装置监测所述智能可移动设备在预定时间段内的速度矢量集;所述安全监测装置对所述速度矢量集中的速度矢量元素进行模式识别,并将所述模式识别的结果发送给所述反馈预警系统;所述反馈预警系统基于所述模式识别的结果,提供控制信号给所述速度控制装置,所述速度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智能可移动设备的速度变化趋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使得监护者或者护工能够提前预测到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从而采取对应的应对措施,保证病人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康复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瘫痪病人的安全监测装置与反馈预警系统以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中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中风有很严重的后遗症,如瘫痪等。据临床实践表明,因中风引起的瘫痪,大多数是偏瘫、或单肢瘫、以及两次发作累及双侧肢体瘫痪,病人常伴语言障碍,因球麻痹常有呛咳,或某种程度的智力下降。
根据联合国最新人口发展报告,全球由于自然灾害、安全事故和疾病等原因造成的残疾人员的数量正在逐年增加,根据报告还可知晓全世界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也正在加快。这类人群由于各种事故和疾病造成下肢损伤或者患上脊髓硬化、损伤等疾病,使得他们的肌肉组织或者神经传输通道严重受损并导致局部甚至全身瘫痪。对于他们来说能够实现生活自理对其本人和家里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利用人机交互技术帮助身体机能不全的人群实现生活自理以及与外界的互动交流,在目前社会发展较好的情况下是需要考虑解决的一个重要技术问题。
虽然瘫痪病人无法行走,但是借助各种轮椅工具,瘫痪病人可以外出活动。一般来说,瘫痪病人外出需要监护人或者护工随时陪同。不过,随着瘫痪病人状况的改善还有对周围环境的熟悉,也可以尝试让其在一定程度上自由活动,即监护人或者护工不必随时监控,而让病人自己决定活动路径。另外,病人也可能存在独立活动的需求,不愿意身边时刻有监护人或者护工照看。这是因为,长期瘫痪病人除了要给予生理上的护理,更要给予精神上的疏导,长期处于被护理状态,病人的内心会产生一种无奈与愧疾感,从而影响生理健康。因此应当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量让病人到室外活动,从而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对病人的健康有很大帮助。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911243924.3提出一种轮椅床一体化护理机器人系统及运行方法,包括:定位导航模块:导航传感器采集周围环境信息,通过通讯模块将信息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处理周围环境信息得到设备位置;电机驱动模块:控制器根据控制信号调整驱动电机的工作状态;粗略位置获取模块:护理床部件向智能轮椅部件发送护理床部件的粗略位置信息;导槽位置识别模块:使用对接传感器采集图像信息,使用模板匹配的方法识别图像中导槽的位置;高精度对接模块:将采集到的图像中导槽的位置与目标图像中导槽的位置输入视觉伺服控制器中,控制智能轮椅部件实现高精度对接,具有结构灵活,使用简单,稳定性强的优点。
然而,虽然瘫痪病人有自由活动的需求,但是并不意味着监护者或者护工能够放任不管。因此,有必要在瘫痪病人的自由活动和监护者或者护工的监护力度之间取得一个平衡,从而既保证瘫痪病人能够自由活动,又能够使得监护者或者护工能够及时甚至提前预测到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从而采取对应的应对措施,保证病人的安全。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06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