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辅助瘫痪病人进食的可视化系统与人机交互界面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40616.9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29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慧;张秋实;徐晖;张振香;栾文艳;刘凤;李媛;付忠荣;任慧;叶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H50/30 | 分类号: | G16H50/30;G16H50/70;G06K9/00 |
代理公司: | 亳州速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7 | 代理人: | 艾玲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 瘫痪 病人 进食 可视化 系统 人机交互 界面 | ||
1.一种辅助瘫痪病人进食的可视化系统,用于对瘫痪患者进食过程进行辅助,所述可视化系统包括患者姿态识别组件、与所述患者姿态识别组件通信的进食辅助动作数据库;
其特征在于:
所述患者姿态识别组件用于识别当前患者进入进食状态后的第一动作,基于所述第一动作判断当前患者的瘫痪类型;
基于所述瘫痪类型,所述进食辅助动作数据库匹配出对应的进食关联化辅助事件链,所述进食关联化辅助事件链包括多个关联化进食辅助事件;
在所述可视化系统的显示界面上的第一区域中,显示所述匹配出的进食关联化辅助事件链;
所述可视化系统还包括移动装置,在检测到所述第一动作后,所述移动装置控制所述患者姿态识别组件靠近所述当前患者,识别当前患者除第一动作外的其他姿态变化;
所述可视化系统还包括进食辅助事件状态确定模块,所述进食辅助事件状态确定模块基于所述患者姿态识别组件识别出的当前患者的所述其他姿态变化,确定所述匹配出的进食关联化辅助事件链中的多个关联化进食辅助事件的状态;
基于所述匹配出的进食关联化辅助事件链中的多个关联化进食辅助事件的状态,在所述可视化系统的显示界面上的第二区域中,显示所述匹配出的进食关联化辅助事件链中的至少部分关联化进食辅助事件对应的辅助进食动作;
所述患者姿态识别组件用于识别当前患者进入进食状态后的第一动作,基于所述第一动作判断当前患者的瘫痪类型,具体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动作为上肢动作,则当前患者的瘫痪类型为非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如果所述第一动作为嘴部动作或者长时间未检测到任何动作,则当前患者的瘫痪类型为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瘫痪病人进食的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瘫痪类型,所述进食辅助动作数据库匹配出对应的进食关联化辅助事件链,所述进食关联化辅助事件链包括多个关联化进食辅助事件,具体包括:
所述非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类型对应的进食关联化辅助事件链包含的关联化进食辅助事件的个数大于所述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类型对应的进食关联化辅助事件链包含的关联化进食辅助事件的个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瘫痪病人进食的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可视化系统的显示界面上的第一区域中,显示所述匹配出的进食关联化辅助事件链,所述匹配出的进食关联化辅助事件链中的多个关联化进食辅助事件的状态均为非高亮状态;
利用所述患者姿态识别组件识别当前患者的指定位置的动作参数,当识别到指定位置的至少一个动作参数时,将所述匹配出的进食关联化辅助事件链中的多个关联化进食辅助事件的对应关联化进食辅助事件的状态改变为高亮状态。
4.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辅助瘫痪病人进食的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食辅助事件状态确定模块,在所述患者姿态识别组件长时间未识别到任何动作时,则在所述可视化系统的显示界面上的第三区域中显示激励视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瘫痪病人进食的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如果所述匹配出的进食关联化辅助事件链中的所有关联化进食辅助事件的状态均为高亮,则将该进食关联化辅助事件链的辅助成功次数增1;
若某个进食关联化辅助事件链的辅助成功次数大于预定数值,则针对当前目标患者不再显示该进食关联化辅助事件链。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辅助瘫痪病人进食的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患者姿态识别组件还包括脸部识别引擎,用于识别当前目标患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辅助瘫痪病人进食的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食辅助事件状态确定模块,在所述患者姿态识别组件长时间未识别到任何动作时,获取所述匹配出的进食关联化辅助事件链中的多个关联化进食辅助事件的高亮状态率,如果所述高亮状态率低于预定阈值,则在下次辅助进程开始后,在所述可视化系统的显示界面上的第一区域上显示所述进食关联化辅助事件链中最后一个关联化进食辅助事件的下一个未被高亮的关联化进食辅助事件对应的辅助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061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佩戴的智能翻译手表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眼镜修复矫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