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湿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40743.9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5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谭裕锋;王美霞;梁炳祥;刘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F24F13/22;F24F13/30;F28D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景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2 | 代理人: | 卢春燕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门***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湿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湿机,包括主蒸发器、插接组件和热管。插接组件包括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第一卡板与第一蒸发器段的端部卡接,第二卡板与第二蒸发器段的端部卡接,热管为整体式热管包括蒸发段、冷凝段和中间连接段,中间连接段夹设于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之间,蒸发段位于插接组件的一侧,冷凝段位于插接组件的另一侧,蒸发段与第一蒸发器段相对,冷凝段与第二蒸发器段相对。根据本发明的除湿机,通过设置整体式热管,将蒸发段和冷凝段错开设置,一方面便于利用整体式热管结构优化热管的布局,改善热管内的冷媒分液不匀、工质输送力不够等问题;另一方面,蒸发段和冷凝段错开设置,结合主蒸发器的结构,可以使气流流动的更加顺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除湿机。
背景技术
热管是综合工质蒸发、冷凝和毛细现象设计的高效传热元件,具有高传热性及高均温性。热管现已广泛应用于化工、动力、冶金、轻工、玻璃和陶瓷等领域的高效传热传质设备中,在空气调节领域的研究及应用也不断深入。
空调热管技术应用于家用除湿机,在除湿模型中增加“热管蒸发端以等湿冷却回风”和“热管冷凝段以等湿加热送风”两个过程,前者有效降低回风显热比,增大传统除湿模型中主蒸发器的潜热比,除湿量得以提升;后者可提升送风显热比,在“使送风回升到人体较为舒适的温度后再吹出”与“使送风温度过多的升高致人体不舒服”导之间需要平衡。
除湿热管主要包括分离式热管和整体式热管,分离式热管中,热管蒸发端与冷凝端分别位于主蒸发器前后,通过岐管连接,热管蒸发端和冷凝端分别由一个或多个蛇形管(或U型管)构成,并与翅片结合进而形成一个或多个换热模块,热管内的汽液两相工质同向流动,蒸发端下部较易积存过冷液体,冷凝端上部较易集中过热气体,故存在汽液分配、冷媒分配不均的显著缺陷。
此外,岐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仅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为提高冷凝液回流效果,其分离式热管一般为有液芯热管,其结构复杂、制造繁琐,增加了热管结构的复杂性和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除湿机,所述除湿机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除湿机,包括:主蒸发器,所述主蒸发器包括第一蒸发器段和第二蒸发器段;插接组件,所述插接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一蒸发器段和所述第二蒸发器段之间,所述插接组件包括第一卡板和与所述第一卡板卡接的第二卡板,所述第一卡板与所述第一蒸发器段的端部卡接,所述第二卡板与所述第二蒸发器段的端部卡接;
热管,所述热管为整体式热管包括蒸发段、冷凝段和连接在所述蒸发段和所述冷凝段之间的中间连接段,所述中间连接段夹设于所述第一卡板和所述第二卡板之间,所述蒸发段位于所述插接组件的一侧,所述冷凝段位于所述插接组件的另一侧,所述蒸发段与所述第一蒸发器段相对,所述冷凝段与所述第二蒸发器段相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除湿机,通过设置整体式热管,且将蒸发段和冷凝段错开设置,一方面便于利用整体式热管结构优化热管的布局,改善热管内的冷媒分液不匀、工质输送力不够等问题;另一方面,蒸发段和冷凝段错开设置,结合主蒸发器的结构,可以使气流流动的更加顺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板与所述第一蒸发器段卡接的端部具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蒸发器段端部的换热管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卡板与所述第二蒸发器段卡接的端部具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蒸发器段端部的换热管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板朝向所述所述第一蒸发器段的延伸出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遮挡所述第一蒸发器的至少部分外表面,所述第一防护板的高度为3-5mm;所述第二卡板朝向所述所述第二蒸发器段的延伸出第二防护板,所述第二防护板遮挡所述第二蒸发器的至少部分外表面,所述第二防护板的高度为3-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未经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07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