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海洋物探的数据核心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41134.5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1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范智敏;陈耀文;范安羽;韩海平;刘兴有;王长发;朱少宇;洪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蛟龙(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172 | 分类号: | G06F16/172;G06F16/18;G06F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郭堃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海洋 物探 数据 核心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海洋物探的数据核心处理系统,包括数据核心处理系统,所述数据核心处理系统的输入端与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核心处理系统的输出端与报警处理模块和处理高峰预警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核心处理系统与高速读写缓存模块和网络数据库实现双向连接,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应用于海洋物探的数据核心处理系统,通过处理前数据校正模块、高速读写缓存模块、网络数据库和基本数据对比模块的联合设置,使得系统能够对处理前的基本数据进行校正,并且通过基本数据对比模块对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保证了数据在进行核心处理前的可靠性、正确性和完整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海洋物探的数据核心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海洋地球物理勘探简称海洋物探,是通过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研究海洋和海洋地质的新方法之一。目前,用此种方法主要勘探石油和天然气构造及一些海底沉积矿床。海洋物探包括海洋重力、海洋磁测和海洋地震等方法。海洋物探的工作原理和地面物探方法相同,但因工作场地是在海上,故对于仪器装备和工作方法都有特殊地要求,需使用装有特制的船弦重力仪、海洋核子旋进磁力仪、海洋地震检波器等仪器的勘探船进行工作,海洋勘探船还装有各种无线电导航、卫星导航定位等装备。物探会产生大量数据,数据是对事实、概念或指令的一种表达形式,可由人工或自动化装置进行处理。数据经过解释并赋予一定的意义之后,便成为信息。数据处理是对数据的采集、存储、检索、加工、变换和传输。
数据处理的基本目的是从大量的、可能是杂乱无章的、难以理解的数据中抽取并推导出对于某些特定的人们来说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数据。。
海洋物探时产生的数据量十分巨大,传统的数据核心处理系统往往是直接对数据进行处理,这种做法往往缺乏对数据的验证和校正,处理时会有大量错误数据被直接操作,直接对大量错误数据进行处理导致计算能力的浪费,因此急需一种应用于海洋物探的数据核心处理系统。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海洋物探的数据核心处理系统,解决了海洋物探时产生的数据量十分巨大,传统的数据核心处理系统往往是直接对数据进行处理,这种做法往往缺乏对数据的验证和校正,处理时会有大量错误数据被直接操作,直接对大量错误数据进行处理导致计算能力浪费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应用于海洋物探的数据核心处理系统,包括数据核心处理系统,所述数据核心处理系统的输入端与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核心处理系统的输出端与报警处理模块和处理高峰预警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核心处理系统与处理前数据校正模块、数据精简及完善模块和数据核心高速处理模块实现双向连接,所述数据核心处理系统与高速读写缓存模块和网络数据库实现双向连接,所述处理前数据校正模块的输出端与基本数据对比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基本数据对比模块的输入端与高速读写缓存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基本数据对比模块的输出端与网络数据库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网络数据库的输出端与高速读写缓存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前数据校正模块包括处理前数值数据校正模块、处理前逻辑数据校正模块、处理前文本数据校正模块和数据相关日志保存模块。
优选的,所述处理前数值数据校正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前逻辑数据校正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处理前逻辑数据校正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前文本数据校正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前文本数据校正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相关日志保存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数据精简及完善模块包括冗杂数据精简模块、缺失数据完善模块、数据整体可靠性验证模块和数据标记日志保存模块,所述冗杂数据精简模块的输出端与缺失数据完善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蛟龙(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蛟龙(厦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11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MCU端口驱动可重构方法
- 下一篇:一种5G通信用多层线路板的开盖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