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智慧教育云平台的多级多要素串连认证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41369.4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89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茂;王元振;刘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远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45 | 分类号: | G06F21/45;G06Q50/20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李茜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智慧 教育 平台 多级 要素 串连 认证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智慧教育云平台的多级多要素串连认证方法及系统,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确定平台的功能权重基线和业务权重基线;对平台各个功能节点和业务节点进行优先级、权重的确定,获得平台功能清单和平台业务清单;通过对平台功能清单和平台业务清单的深度分析,获得平台认证里程碑节点清单和平台取证里程碑节点清单;根据综合分析评估各类认证方式确定平台认证里程碑节点清单和平台取证里程碑节点清单中各业务节点的认证方式或取证方式。相较于单一的认证方式,针对不同关键节点采用不同的认证和取证方式,能够准确有效的对线上教育教学中各关键要素进行记录,解决了学员在智慧教育云平台上无法留存完整的认证链和学习证据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慧教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智慧教育云平台的多级多要素串连认证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智慧教育云平台项目建设主旨是注重资源整合,实现基础数据的集中采集、多方利用。以提高教育质量,加快缩小区域教育差距为目标,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在线教育平台当前在线教育智慧教育云平台中普遍存在的身份认证技术大多数是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ole-Based Access Control,RBAC)的帐户认证和基于手机短信SMS的消息认证。还有有较少部分使用基于光学字符识别(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OCR)的身份认证、基于课程测评的过程认证和基于WebRTC的在线学习认证。基于活体识别的生物认证和基于电子签名的合约认证基本不存在。
RBAC通过引进角色的概念实现了用户和权限的逻辑分离,支撑了技术人员与业务人员职责的分离,用户通过获得角色得到权限来对客体进行操作,从而实现权限管理与控制。基于手机短信SMS的消息认证,是伴随着移动通信终端普及率的提升和手机卡实名认证要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信息认证技术。随着移动通信终端普及率的提升,一些信息化平台的登录校验方式由传统的帐户密码校验升级为了通过向实名认证的手机发送校验码认证的方式实现快速注册登录。
但是RBAC是一种策略独立的,非自主型的访问控制模型,在复杂组织机构、大量用户的应用系统中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用户只能被受权,不能主动的将权限赋予他人。对于拥有大量资源的复杂系统,对资源及相关权限的管理和组织不变。RBAC是一个静态模型,不能满足特殊情况下的动态需求。基于手机短信SMS的消息认证实现的快速认证服务存在着认证消息容易被劫持的风险,从而导致认证失败。虽然OCR识别技术已经在特定领域进行推广应用,但是它只能对静态的图像文件进行识别,在线上教育培训领域的认证过程中还无法做到通过对身份证图片信息的识别就能判定当前上传身份证图片的人员就是学员本人,要想达到此种效果必须结合其它认证方式实现才可。其它各种认证方式在线上教育培训学员认证过程中也都存在类似情况,单一的认证方式无法精准的认证学员本人,无法准确的监控到学员本人的学习行为,无法有效地形成一个线上培训教育教学的认证链;从而保证线上教育培训的有效性,提高线上培训教育的教学质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智慧教育云平台的多级多要素串连认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确定平台的功能权重基线和业务权重基线;根据所述功能权重基线和业务权重基线对平台各个功能节点和业务节点进行优先级、权重的确定,获得平台功能清单和平台业务清单;通过对平台功能清单和平台业务清单的深度分析,获得平台认证里程碑节点清单和平台取证里程碑节点清单;根据综合分析评估各类认证方式确定所述平台认证里程碑节点清单和平台取证里程碑节点清单中各业务节点的认证方式或取证方式。
采用上述实现方式,相较于单一的认证方式,针对不同关键节点采用不同的认证和取证方式,能够准确有效的对线上教育教学中各关键要素进行记录,解决了学员在智慧教育云平台上无法留存完整的认证链和学习证据链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远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远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13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水利施工环境监测系统
- 下一篇:PCIE总线扩展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