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步触发脉冲产生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41374.5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05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承超;盛庆华;绳春旭;李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K3/012 | 分类号: | H03K3/012;H03K3/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0018***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步 触发 脉冲 产生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触发脉冲产生电路,波形输出电路包括第一电压比较器、第二电压比较器、第三电压比较器,第一电压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接入正弦波信号,其反向输入端接零点电压,第一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经第一RC滤波器输出第一方波信号VOUT_1;第二电压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接入第一方波信号VOUT_1,其反向输入端接低电平基准电压Vsubgt;ref/subgt;,第二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经第二RC滤波器输出第二方波信号VOUT_2;第一电压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接入第二方波信号VOUT_2,其反向输入端接入第一方波信号VOUT_1,第三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输出同步脉冲信号。本发明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稳定性强等优点,输出的同步脉冲信号与输入的变频正弦波信号相位同步,方便后级传感器电路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号转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步触发脉冲产生电路。
背景技术
在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中,经常需要把前端输入的变频变幅的正弦波信号转化为高精度的同步脉冲信号作为触发激励,送到后端采集卡,触发采集卡工作。采用传统的模拟电路或者施密特触发器将正弦波转换成脉冲输出信号,其对输入波形的幅值、频率要求较高,产生的脉冲信号具有明显的迟滞性,影响后端采集,无法满足现阶段同步、高精度的信号采集要求;另一方面,如果采用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产生同步脉冲控制信号,需要大量的外围器件与高精度的数字处理芯片,包括信号接收单元、参数处理单元、锁相环单元(PLL单元)、脉冲生成单元、脉冲输出单元等,虽然能够产生符合采集要求的脉冲信号,但是造价昂贵,体积巨大,不能广泛的安装在传感信号采集装置之中。
针对以上这种情况,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改变传统的技术缺陷,同时降低生产成本,设计出一种符合高精度采集要求的同步脉冲信号产生电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同步触发脉冲产生电路,利用比较器产生同步脉冲信号,从而克服传统门电路模拟技术产生的脉冲信号存在稳定性差、延迟高的缺陷,同时降低了电路成本。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同步触发脉冲产生电路,至少包括电源转换电路和波形输出电路,其中,
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用于给波形输出电路提供供电电压和比较基准电压;
所述波形输出电路包括第一电压比较器、第二电压比较器、第三电压比较器,其中,第一电压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接入正弦波信号,其反向输入端接零点电压,第一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经第一RC滤波器输出第一方波信号VOUT_1;第二电压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接入第一方波信号VOUT_1,其反向输入端接低电平基准电压Vref,第二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经第二RC滤波器输出第二方波信号VOUT_2;第三电压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接入第二方波信号VOUT_2,其反向输入端接入第一方波信号VOUT_1,第三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输出同步脉冲信号;
所述第一电压比较器正电源输入端输入+2.5V,负电源输入端输入-1.2V,第一方波信号VOUT_1的高电平为+2.5V,其低电平-1.2V;
所述第二电压比较器正电源输入端输入+3.3V,负电源输入端输入0V,第二方波信号VOUT_2的高电平为+3.3V,其低电平为0V;
所述的第三电压比较器中比较器正电源输入端输入+3.3V,负电源输入端输入0V,同步脉冲信号的高电平为+3.3V,其低电平为0V。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第一RC滤波器和第二RC滤波器为串联电阻与并联电容构成RC低通滤波器,用于滤除高频噪声与周期性的波动信号以得到上升沿变缓的方波信号。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二电压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和第三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设置限流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13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