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田重金属污染的并齐式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41411.2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98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盎之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B09C1/08;A01B79/02 |
代理公司: | 佛山粤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3 | 代理人: | 耿鹏 |
地址: | 530222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中国(广西)自由贸易***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田 重金属 污染 修复 方法 | ||
1.一种农田重金属污染的并齐式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重金属污染的农田上进行污染检测,并根据污染程度和分布开挖合适数量的预埋坑;
S2、对应预埋坑制作合适数量的修复棒(1),埋设于其内然后回填土壤保证修复棒(1)保持竖直,并于修复棒(1)的间隔中栽种有重金属修复植物(5);
S3、将重金属捕捉剂、去离子水和修复微球(2)混合后通过修复棒(1)向土壤内释放形成密集的修复网,在对土壤重金属离子进行捕捉的同时向土壤内施加养分;
S4、5-10天后向修复棒(1)施加磁场开始对土壤内修复后的修复微球(2)进行回收,并重新补全修复微球(2)用于下一次修复;
S5、每隔一个月检测一次土壤内的重金属含量,修复完成后回收农田内的修复棒(1),并采集部分重金属修复植物(5)空出部分区域种植所需庄稼;
所述步骤S1中对预埋坑内壁进行压实至无土壤脱落,然后向预埋坑中注满水至水完全渗透;
所述步骤S2中的重金属修复植物(5)包括苋科植物、半卡马菊、印度芥菜、蜈蚣草和东南景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修复棒(1)上侧设有隔土滤网(11),所述隔土滤网(11)的节点处下端开设有与修复棒(1)相匹配的进液孔,所述隔土滤网(11)的节点处上端固定连接有相连通的集料筒(3),所述集料筒(3)上端螺纹连接有磁吸盖(4),所述磁吸盖(4)内镶嵌连接有主电磁铁(7)和电源(8),且主电磁铁(7)和电源(8)之间电性连接;
所述修复微球(2)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磁性内芯(201)、吸附包层(202)和剥离增肥表层(203),所述吸附包层(202)外表面镶嵌连接有延伸至剥离增肥表层(203)内的导湿纤维(204);
所述磁性内芯(201)采用粒径20-100μm的磁铁粉末制成,所述吸附包层(202)采用多孔吸附材料制成,所述剥离增肥表层(203)采用氨基酸、柠檬酸、聚丙烯酰胺、腐植酸、尿素、磷酸二氢铵、氯化钾混合制成;
所述步骤S3中重金属捕捉剂、去离子水和修复微球(2)按重量份数计依次称取10-15份、50-75份和20-30份;
所述修复棒(1)内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磁吸柱(10),所述修复棒(1)表面开设有多个释液孔(6),所述磁吸柱(10)内镶嵌连接有多个与释液孔(6)对应的辅电磁铁,所述释液孔(6)内固定连接有隔土滤网(11),所述隔土滤网(11)内侧设有多个环形阵列分布的双态变径挡针(9),且相邻的双态变径挡针(9)之间彼此接触并与释液孔(6)内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双态变径挡针(9)包括与释液孔(6)内侧壁固定连接的固定块(901),所述固定块(90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液囊(902),所述弹性液囊(902)内开设有柱形储液腔,所述柱形储液腔内填充有磁流变液;
所述弹性液囊(902)远离固定块(901)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修整纤维束(903),所述弹性液囊(902)内镶嵌连接有多个沿柱形储液腔周向分布的弹性定形丝(9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盎之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盎之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141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同步触发脉冲产生电路
- 下一篇:无线通信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