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双线性对的属性加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41436.2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15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李磊;马强;管荑;李慧聪;田大伟;耿玉杰;刘勇;林琳;何德彪;罗敏;陈泌文;季洪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L9/30;H04L9/06 |
代理公司: | 武汉聚信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58 | 代理人: | 郝雅娟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线 属性 加密 方法 | ||
1.一种去双线性对的属性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密钥生成中心进行初始化操作,公开公共参数{P,p,q,{T1,T2,...,Tn},MPK,H},保存随机值集合{{t1,t2,...,tn},s1,s2,s3},其中,p,q,P表示椭圆曲线参数,MPK表示系统主公钥,H表示安全哈希函数;{t1,t2,...,tn}表示随机数,{T1,T2,...,Tn}表示基于所述随机数{t1,t2,...,tn}生成的椭圆曲线上的点;
步骤S200:所述密钥生成中心确定云计算环境下的各个用户U的用户属性集合
步骤S201:所述密钥生成中心随机选择aU∈{1,2,...,q-1},并为每个用户U计算部分私钥sk1=(s1-aU)mod q;
步骤S202:所述密钥生成中心从所述随机值集合{{t1,t2,...,tn},s1,s2,s3}中选取与所述用户属性集合SU中的每一个属性Aj对应的随机值tj,随机选取计算
步骤S203:所述密钥生成中心分别为每个用户U计算部分私钥生成每个用户U的用户私钥USK={sk1,sk2};
步骤S301:加密用户选择随机数x∈{1,2,...,q-1},计算密文数据C1=[x]P,计算密文数据其中,所述加密用户为所述云计算环境下的所述用户U中的一个,M表示待加密消息;
步骤S302:所述加密用户令根节点的对应值为所述随机数x,以所述根节点对应值为所述随机数x构造访问控制数TREE,确定所述访问控制数TREE的各个叶子节点;
步骤S303:所述加密用户根据所述访问控制数TREE的叶子节点对应的属性集合并查询对应的公共参数并计算以及计算密文数据其中,所述叶子节点对应的属性集合SL的长度为l,l≤n,leafi表示不同的叶子节点;
步骤S304:所述加密用户根据密文数据C1=[x]P、密文数据以及密文数据生成密文CT={C1,C2,{C′i}i∈{1,2,...,l}},并将所述密文CT进行广播,以完成对所述待加密消息M的加密;
步骤S401:解密用户U接收所述加密用户广播的所述密文CT,确定所述解密用户U属性集合SU,获取所述解密用户U属性集合SU中满足所述访问控制数TREE的各个叶子节点门限值的属性Ai,计算以判定其中,所述解密用户U为所述云计算环境下的所述用户U中的一个;其中,表示所述访问控制数TREE的各个叶子节点对应属性集合集合的第i个属性所对应的那组密钥,i∈{1,2,...,l};
步骤S402:所述解密用户U计算中间值以判定
步骤S403:所述解密用户U通过拉格朗日插值公式根据各个中间值Ii计算与所述根节点相关的中间值Iroot,其中,
Δi表示拉格朗日插值系数;
步骤S404:所述解密用户U根据所述中间值Iroot、部分私钥sk1以及密文数据C1计算中间结果R,以判定所述中间结果R=sk1C1+Iroot=[(s1-aU)x]P+[xaU]P=[xs1]P;
步骤S405:所述解密用户U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解密结果M′,在所述解密结果M′与所述待加密消息M相同时,判定所述密文CT的解密成功;
其中,所述步骤S1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密钥生成中心生成椭圆曲线参数(Fp,p,q,P)、以及安全哈希函数H;
步骤S102:所述密钥生成中心选择随机数s1,s2,s3∈{1,2,...,q-1},并计算P1=[s1]P,P2=[s2]P,P3=[s3]P;令MSK=s1||s2||s3作为系统主私钥,MPK={P1,P2,P3}作为系统主公钥;
步骤S103:所述密钥生成中心对于属性空间S的每一个属性Ai,随机选择ti∈{1,2,...,q-1},并计算Ti=[ti]P;
步骤S104:公开公共参数{P,p,q,{T1,T2,...,Tn},MPK,H},保存随机值集合{{t1,t2,...,tn},s1,s2,s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武汉大学,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143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