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卫生安全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41571.7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75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吉;熊昊一;窦德景;黄际洲;李志堂;安昊哲;陈龙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2 | 分类号: | G06F21/62;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王萌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卫生 安全 检测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卫生安全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卫生安全防控技术领域。具体实现方案为:获取数据提供方设备的可提供数据,以及数据使用方设备的卫生安全相关数据;将可提供数据存储至第一可信执行空间中,将卫生安全相关数据存储至第二可信执行空间中;根据所述第二可信执行空间的数据调用请求,从第一可信执行空间中获取待调用数据并提供给所述第二可信执行空间,以结合待调用数据以及卫生安全相关数据进行卫生安全检测,获取卫生安全检测结果,将卫生安全检测结果提供给数据使用方设备,由此,在保障数据隐私的前提下,数据使用方可获取大量的数据对卫生安全进行监控与预测,提高了卫生安全监控与预测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卫生安全防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卫生安全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大量数据建模对卫生安全的未来发展趋势得到广泛应用。比如,疫情的监控与预测。然而,在现实应用场景中,由于数据隐私保护的限制,许多机构、组织或企业所建立的模型缺乏足够的相关数据的支持,导致卫生安全的监控与预测的准确度非常低。
发明内容
提供了一种卫生安全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卫生安全检测方法,通过将可提供数据存储至第一可信执行空间,第二可信执行空间从第一执行可信执行空间获取待调用数据并结合自身存储的卫生安全相关数据,进行卫生安全检测并获取卫生安全检测结果,并将该卫生安全检测结果提供给数据使用方设备。由此,在保障数据隐私的前提下,数据使用方可获取大量的数据对卫生安全进行监控与预测,提高了卫生安全监控与预测的准确度。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出一种卫生安全监测装置。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出一种电子设备。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卫生安全检测方法,包括:获取数据提供方设备的可提供数据,以及数据使用方设备的卫生安全相关数据;将所述可提供数据存储至第一可信执行空间中,将所述卫生安全相关数据存储至第二可信执行空间中;根据所述第二可信执行空间的数据调用请求,从第一可信执行空间中获取待调用数据并提供给所述第二可信执行空间,以结合待调用数据以及卫生安全相关数据进行卫生安全检测,获取卫生安全检测结果,将所述卫生安全检测结果提供给数据使用方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的卫生安全检测方法,通过获取数据提供方设备的可提供数据,以及数据使用方设备的卫生安全相关数据;将所述可提供数据存储至第一可信执行空间中,将所述卫生安全相关数据存储至第二可信执行空间中;根据所述第二可信执行空间的数据调用请求,从第一可信执行空间中获取待调用数据并提供给所述第二可信执行空间,以结合待调用数据以及卫生安全相关数据进行卫生安全检测,获取卫生安全检测结果,将所述卫生安全检测结果提供给数据使用方设备。该方法通过将可提供数据存储至第一可信执行空间,第二可信执行空间从第一执行可信执行空间获取待调用数据并结合自身存储的卫生安全相关数据,进行卫生安全检测并获取卫生安全检测结果,并将该卫生安全检测结果提供给数据使用方设备。由此,在保障数据隐私的前提下,数据使用方设备可获取大量的数据对卫生安全进行监控与预测,提高了卫生安全监控与预测的准确度。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卫生安全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数据提供方设备的可提供数据,以及数据使用方设备的卫生安全相关数据;存储模块,用于所述可提供数据存储至第一可信执行空间中,将所述卫生安全相关数据存储至第二可信执行空间中;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可信执行空间的数据调用请求,从第一可信执行空间中获取待调用数据并提供给所述第二可信执行空间,以结合待调用数据以及卫生安全相关数据进行卫生安全检测,获取卫生安全检测结果,将所述卫生安全检测结果提供给数据使用方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15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