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大数据的可追踪记录的电子出入证系统及其验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41963.3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40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邴炜;李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清大英商软件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22 | 分类号: | G07C9/22;G06F16/23 |
代理公司: | 北京孚睿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4 | 代理人: | 孙建 |
地址: | 361012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追踪 记录 电子 出入证 系统 及其 验证 方法 | ||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可追踪历史记录的电子出入证系统及其验证方法,它包括信息采集模块、身份验证模块、信息数据库、电子出入证生成模块、电子出入证管理数据库和电子出入证验证模块。信息采集模块采集各法人组织、各企业、各居民小区、个人的信息;身份验证模块验证录入信息的真实性,并将验证真实有效的信息及对应的身份ID号存储到信息数据库中;电子出入证生成模块根据申请者提供的信息,经过信息数据库和电子出入证管理数据库比对验证后,均符合条件则生成电子出入证,并存入电子出入证管理数据库中;电子出入证验证模块根据设定的准入条件,调取电子出入证的历史记录,进行验证,并将验证结果反馈到用户端并存入电子出入证管理数据库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出入证系统及电子出入证验证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可追踪持有者近期状况的电子出入证系统及其验证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员跨省、跨国大范围流动将常态化,如何加强人员管理、掌握流动人员的动态信息,将是各级政府、管理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发生社会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下,例如2020年初全球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流感,如何快速、有效地管控人员流动情况、掌控人员近期状况,尤显重要。
目前,各地区、各单位对其管辖范围内的人员,主要是通过发放和验证纸质证件的方式进行登记、管理。常驻人员领取纸质证件,出入时,出示纸质证件,门卫肉眼验证,符合准入条件的人员允许进入,否则拒绝进入。其弊端是:1、纸质证件容易忘带,容易丢失;2、纸质证件容易仿造,门卫对其真实性无法判断;3、管理方式严重落后于时代,管理水平低、管理效率低,无法进行大数据管理,无法实时有效地了解持证人的近期历史情况。
目前,各地区、各单位对访客人员/或临时进出人员,主要是询问、要求其主动申报,进行登记,对符合本单位管理要求的人员允许其进入,否则,拒绝其进入。这种管理方式的弊端是:1、对其个人申报的信息真实性无法验证,出现瞒报、漏报现象;2、无法全面的得知/或了解其近期历史情况;3、无法对其进行科学的大数据管理,管理效率低。
在此次社会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有些省/市/地区政府开发了类似“健康宝”、“XX地区疫情防控信息系统”等管理软件,对本地区人员的信息进行管理。这种管理软件的优点是:1、做到无纸化管理,对于使用者、管理者来说,操作简单、方便;2、信息反馈迅速。其缺点是:
1、可查询、管理的内容有限,仅限于对某一特定内容的管理和查询,对其他历史信息无法查询。
例如,只能查询被查询者近期到过的地区、是否处于隔离期,对被查询者其他信息,如其居住的小区/或单位对其近期情况的反馈、其近14天都到访过哪些具体场所、近14天体温变化情况、近14天的活动轨迹等信息均无法查询。
2、无法与广大的基层管理单位(例如各社区、居委会)信息对接,没有做到真正的大数据管理。
在此次“疫情”防控过程中,广大的基层管理单位,如各居民小区、各街道、各乡村的管理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目前各政府提供的管理软件均没有与这些广大的基层管理单位信息对接,没有提供精准的社区出入记录、体温检测记录、信息反馈内容的记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原因,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可追踪历史记录的电子出入证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可追踪历史记录的电子出入证验证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可追踪记录的电子出入证系统,其包括信息采集模块、身份验证模块、信息数据库、电子出入证生成模块、电子出入证管理数据库和电子出入证验证模块;
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欲颁发电子出入证的自然人、各公共场所、企业、法人组织、居民小区的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清大英商软件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清大英商软件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19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