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村镇生活垃圾清洁焚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42003.9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2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尹小林;余智英;赵海洋;刘婷;肖姗姗;皮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紫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10 | 分类号: | F23G5/10;F23J1/00;F23J15/02;F23L1/00;F23L9/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5 | 代理人: | 宁星耀;许伯严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村镇 生活 垃圾 清洁 焚烧 装置 | ||
一种村镇生活垃圾清洁焚烧装置,包括焚烧炉本体,所述焚烧炉本体的侧壁设有垃圾入口,焚烧炉本体侧壁的上部设有烟气出口,焚烧炉本体的底部设有排渣出口和一次风口,焚烧炉本体的侧壁设有二次风口;焚烧炉本体的底部和周围设有等离子火焰发生器,所述等离子火焰发生器通过一次风口和/或二次风口与所述焚烧炉本体连接。本发明利用等离子体火焰流大幅提高了生活垃圾的燃烧效率及燃尽率,解决了乡镇生活垃圾清洁焚烧的困境;本发明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可以较低成本对乡镇生活垃圾进行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解决了目前生活垃圾填埋占地面积大、对环境污染大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活垃圾焚烧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村镇生活垃圾清洁焚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的产生数量在逐年递增。迄今为止,随意倾倒垃圾、垃圾围村的现象仍未彻底解决。据住建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市垃圾每年清运量达1.79亿吨,农村垃圾每年产生量是1.5亿吨左右,而城市的垃圾处理率达约90%,但农村垃圾处理率只有50%左右。
农村有较多村镇统一将垃圾收集后压缩并转运至偏远山地内填埋,这是目前农村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填埋处理技术简单、处理量大,但填埋对场地选址要求较高,对于乡镇村庄相距较远、人口分散地区,垃圾收运、填埋处理成本巨大,造成只有集中收运部分的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少部分地区设有简易小型的垃圾焚烧装置用来垃圾减量化,但由于设备简陋,垃圾燃烧温度控制不精确,烟气处理不彻底,造成大面积大气污染,大多已闲置。在乡镇小型垃圾焚烧装置中,全混燃式垃圾焚烧炉是一种应用较广泛的垃圾焚烧设备,其结构如CN201520943232.0公开的小型焚烧炉、CN0312029.3公开的带有外气隔断投入装置的小型焚烧炉、CN201410052291.9公开的垃圾的焚烧处理装置等专利文献中均有所描述,即:生活垃圾一次性填入焚烧设备后,任其自燃,但垃圾由于成分复杂存在难燃或仅原料表面燃烧温度高,垃圾内部燃烧温度低,造成内部垃圾燃烧不充分,燃尽率极低且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噁英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大气环境,对人们身体造成危害。此外,上燃式垃圾焚烧设备也有较多产品,如CN201710780831.9公开的一种预热垃圾的处理用焚烧炉,在储料箱以及进料腔内的垃圾受下方垃圾燃烧余热来预热垃圾,烘干水分,但此类垃圾焚烧设施的缺点在于烘干处的垃圾在低于充分燃烧的温度下热解,产生VOCs类小分子有机物、二噁英、一氧化碳等进入烟气,而烟气未进入着火面充分燃烧,直接排入后端设施,加重了尾气处理负担,同时其产生预热垃圾的换热方式存在较大局限性,对垃圾焚烧效率大幅降低。
综上,以上结构的垃圾焚烧设施虽然进行了结构调整,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垃圾处理困难的问题,但是现有的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在处理村镇原生生活垃圾过程中,仍然普遍存在着燃烧不充分、有毒有害物质处理不完全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垃圾燃尽率高、排放的烟气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少的村镇生活垃圾清洁焚烧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村镇生活垃圾清洁焚烧装置,包括焚烧炉本体,所述焚烧炉本体的侧壁设有垃圾入口,所述焚烧炉体侧壁的上部设有烟气出口,所述焚烧炉本体的底部设有排渣出口,所述焚烧炉本体的底部设有一次风口,所述焚烧炉本体的侧壁设有二次风口,焚烧炉体底部和周围设有等离子火焰发生器,所述等离子火焰发生器通过一次风口和/或二次风口与所述焚烧炉本体连接。工作时,从垃圾入口进入炉膛的生活垃圾经等离子火焰发生器发生的等离子体火焰流和/或风流干燥并有氧清洁充分燃烧,炉渣经排渣出口排出,烟气经烟气出口排出处理。
进一步,所述等离子火焰发生器包括放电电极、导电筒和电源装置,所述放电电极通过绝缘部件与导电筒连接,所述放电电极与导电筒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导电筒底部和/或绝缘部件上设有用于一次风供风的过风孔,所述电源装置分别与放电电极和导电筒连接,在电源装置供高压高频电源时,可在放电电极和导电筒之间形成电弧,并通过过风孔进入导电筒的一次风电离,形成等离子体火焰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紫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长沙紫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20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