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形阵声纳接收阵隔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42599.2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2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喜;马斌;张文琦;徐文涛;胡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主分类号: | F16F15/08 | 分类号: | F16F15/08;B63B49/00;G01S7/521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汪玮华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形阵 声纳 接收 阵隔振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共形阵声纳接收阵隔振装置,包括上隔振单元和下隔振单元,上隔振单元由倒装板和上隔振器组成,下隔振单元为下隔振器,上、下隔振器均由上安装板、夹层橡胶和下安装板组成,上、下安装板的两侧均设有螺栓孔,上隔振器倒置,其上安装板与倒装板相螺接,倒装板与艇体相螺接,其下安装板与共形阵声纳接收阵的上安装法兰面相螺接,下隔振器的上安装板与共形阵声纳接收阵的下安装法兰面相螺接,其下安装板与艇体相螺接。本发明在材料搭配、装置结构和参数设计方面进行了优化设计,经过仿真计算,能够满足减振效果、摆动幅度等设计指标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减振降噪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共形阵声纳接收阵隔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在船舶领域首次研制和使用共形阵声纳,共形阵声纳具备在艇艏向对水声目标的检测、定位、识别和水声通信等能力,为保证共形阵声纳的性能指标,需制造出满足共形阵带宽内减振要求的装置,常见隔振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在船舶横倾、纵倾、横摇和纵摇环境条件下,需尽可能减小共形阵声纳接收阵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摆动幅度,因此需要提升隔振器的刚度,而隔振装置的刚度和减振性能相矛盾,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困难;
2)隔振装置在水下大深度环境下会引起变形和较大应力,其安全性很难保证;
3)普通的隔振器结构的横向容易变形,在保证垂向刚度不降低的情况下,提高静刚度纵/垂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共形阵声纳接收阵隔振装置,能够在保证获得最佳性能条件下,单个隔振器的外形尺寸设计得最小。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共形阵声纳接收阵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隔振单元和下隔振单元,所述上隔振单元由倒装板和上隔振器组成,所述下隔振单元为下隔振器,所述上、下隔振器均由上安装板、夹层橡胶和下安装板组成,所述上、下安装板的两侧均设有螺栓孔,上隔振器倒置,其上安装板与所述倒装板相螺接,倒装板与艇体相螺接,其下安装板与共形阵声纳接收阵的上安装法兰面相螺接,下隔振器的上安装板与共形阵声纳接收阵的下安装法兰面相螺接,其下安装板与艇体相螺接。
按上述方案,所述上、下安装板为铁板,与所述夹层橡胶整体硫化处理。
按上述方案,所述上安装板的底面上焊接口字形框架,所述下安装板的顶面上焊接口字形支架。
按上述方案,所述下安装板的中心位置均匀间隔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内填充柱型金属骨架。
按上述方案,所述夹层橡胶为硬度大于65度的丁晴橡胶,厚度小于40mm,上、下隔振器的整体高度小于80mm。
按上述方案,所述夹层橡胶的硬度大于75度。
按上述方案,所述倒装板为凹字形板状结构,两侧凸耳与所述艇体相螺接,所述上隔振器设于倒装板的凹槽内。
按上述方案,所述通孔为4个,直径为2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共形阵声纳接收阵隔振装置,提出了新的双板式橡胶隔振结构,设计了深海环境下的结构形式;使用压缩剪切型橡胶隔振器结构,其隔振与稳定效果都较佳,使各方向的变形都转化为剪切变形或压缩变形;通过对下安装板进行开孔设计,可以显著降低垂向刚度,提高横向/垂向刚度比;通过在下安装板孔内内埋骨架,拔模后去除部分橡胶以小范围内调整垂向刚度进一步优化纵垂比;产品结构和材料选用适应性及通用性强,通过改变支架间隙、支架高度和开孔数等结构参数,即可满足不同静、动态刚度需求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上、下隔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未经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25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