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湿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43111.8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9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富;王宜金;刘鲁砚;张强;张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F24F1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王路遥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湿机 | ||
本申请涉及除湿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除湿机,包括第一储水槽和设置于第一储水槽下方的底盘,第一储水槽设有第一溢水口,底盘包括:第二储水槽,设置于第一溢水口的下方,可收集第一溢水口排出的水流。除湿机的第一储水槽用于收集除湿机除湿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冷凝水达到一定量后从第一溢水口排出,底盘设有第二储水槽,第二储水槽对应第一溢水口的下方设置,使第二储水槽能够收集第一溢水口排出的水流。这样,当除湿机的水箱被取下时,第一溢水口排出的水流能够被底盘上的第二储水槽收集,避免水流通过除湿机底部的脚轮孔或其它缝隙流到地板上,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除湿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除湿机。
背景技术
除湿机能够将空气中的水分抽出,对空气进行除湿。常规除湿机由压缩机、热交换器、风扇、盛水器、机壳及控制器组成。除湿机由风扇将潮湿空气抽入机内,通过热交换器,此时空气中的水分子冷凝成水珠,处理过后的干燥空气排出机外,如此循环使室内湿度保持在适宜的相对湿度。在工作过程中,除湿机会不断产生冷凝水通过溢水口排放至水箱中储存起来。当水箱中的水满后,需要将水箱从除湿机上取下,倒掉冷凝水。水满报警抽出水箱时隔板排水嘴残留水容易从脚轮孔或水箱滑轨处流到地板上,导致客户投诉。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当水箱被取下后,溢水口仍有冷凝水流出,冷凝水会通过除湿机底部的脚轮孔或其它缝隙流到地板上,降低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除湿机,以解决水箱取下后冷凝水从溢水口流出容易污染地面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除湿机包括:第一储水槽和设置于第一储水槽下方的底盘,第一储水槽设有第一溢水口,底盘包括:第二储水槽,设置于第一溢水口的下方,可收集第一溢水口排出的水流。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除湿机,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除湿机的第一储水槽用于收集除湿机除湿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冷凝水达到一定量后从第一溢水口排出,底盘设有第二储水槽,第二储水槽对应第一溢水口的下方设置,使第二储水槽能够收集第一溢水口排出的水流。这样,当除湿机的水箱被取下时,第一溢水口排出的水流能够被底盘上的第二储水槽收集,避免水流通过除湿机底部的脚轮孔或其它缝隙流到地板上,提升用户体验。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除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底盘的俯视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除湿机的侧视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除湿机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10:第一储水槽;101:第一溢水口;20:底盘;30:第二储水槽;301:第二溢水口;40:滑槽;50:隔水筋条;501:子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31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