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通风系统的兰炭气集装箱发电机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43493.4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5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由国静;王广文;宋宝福;杨磊;梁逸超;张思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跃船舶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63/04 | 分类号: | F02B63/04;F02B43/10;F01P1/00;F01P5/02;F01P11/12;F01P11/00;F01N13/00;F02B29/04;F02M35/06;F02M35/12;F01N1/00;F02M21/02;F02M35/10;F01P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通风 系统 兰炭气 集装箱 发电 机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通风系统的兰炭气集装箱发电机组,具体涉及集装箱技术领域,包括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内部被分隔成控制室和发动机室,所述控制室上方设有进风装置,所述发动机室内部一侧设有排风装置;所述进风装置包括进风消音箱、进风风机、导风百叶和进风通风箱,所述进风通风箱固定设在集装箱后端门的顶部,所述进风风机安装在发动机室内部,所述进风风机出风端固定设有导风百叶。本发明通过将进风装置水平高处布置,并设置导风百叶,排风装置竖直低处布置,精确控制风流角度,满足发电机组散热的同时,防止有毒有害气体在低处囤积,对兰炭气等有毒有害气体,气体密度较大,可顺利排出,有效控制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集装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通风系统的兰炭气集装箱发电机组。
背景技术
燃气发电机组是将气体燃料与空气混合后,直接输入气缸内部的高压燃烧室燃烧爆发产生动力。活塞式内燃机将燃料和空气混合,在其气缸内燃烧,释放出的热能使气缸内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膨胀推动活塞作功,再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将机械功输出,传动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输出到用电设备上。
兰炭气作为新兴的清洁能源,成本低,变废为宝,不会产生污染,正在被广泛关注。兰炭气集装箱式发电机组,因其转运、安装方便、在一定项目周期结束后可重复利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性能而被广泛应用。
因兰炭气发动机组运行过程中,排放大量的热,而其燃烧又时刻需要20度左右的新鲜空气,对进气温度也有严格的要求,如果温度超标会严重影响发动机使用性能,降低工作效率,而且兰炭气同时也是高浓有害气体,它比空气的密度大,会汇集在低处难以排出,一旦在集装箱内存在泄漏,会威胁人身安全。现有技术的集装箱式发电机组多适用于一般可燃气体,对有兰炭气这种毒有害的气体尚没有对应的解决措施。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有通风系统的兰炭气集装箱发电机组,通过将进风装置水平高处布置,并设置导风百叶,排风装置竖直低处布置,精确控制风流角度,满足发电机组散热的同时,防止有毒有害气体在低处囤积,对兰炭气等有毒有害气体,气体密度较大,可顺利排出,有效控制风险,以满足燃料为有毒有害的兰炭气体的发电机组对通风散热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通风系统的兰炭气集装箱发电机组,包括集装箱和发电机组,所述集装箱内部被分隔成控制室和发动机室,所述控制室设在发动机室一端,所述发电机组固定设在发动机室内部底端,所述控制室上方设有进风装置,所述发动机室内部一侧设有排风装置;
所述进风装置包括进风消音箱、进风风机、导风百叶、进风消声片和进风通风箱,所述进风通风箱水平放置并固定设在集装箱后端门的顶部与发动机室相通,所述进风消音箱底部安装在进风通风箱内部,所述进风风机水平安装在发动机室内部并与进风通风箱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进风风机进风端与进风通风箱相通,所述进风风机出风端固定设有导风百叶;
所述排风装置包括排风风机、排风箱和外部排风箱,所述排风风机竖直放置且其顶部固定设在发动机室前端顶部,所述排风风机顶端固定设有与其竖直相连的排风箱,所述排风箱顶端固定设在发动机室内部顶端,所述外部排风箱水平放置且底端固定设在集装箱的顶部,所述排风箱与外部排风箱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通风箱和外部排风箱周围三面均固定设有防雨百叶。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风机内部设有120°屋脊结构的进风消声片,所述排风风机内部设有竖直的排风消声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跃船舶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海跃船舶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34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