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吸附原理的水体净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43705.9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3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丁睿;杨东红;李艳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百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C02F7/00;C02F3/34;C02F3/3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黄乐瑜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吸附 原理 水体 净化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吸附原理的水体净化装置,包括箱体和控制器,箱体包括外箱体和布置在外箱体内的内箱体,外箱体包括外箱体骨架和设置在外箱体骨架表面的第一网状层,内箱体包括内箱体骨架和设置在内箱体骨架表面的第二网状层,内箱体骨架和外箱体骨架固定连接,内箱体和外箱体之间形成用于固定复合吸附材料的容纳腔,复合吸附材料填充在容纳腔内,内箱体内设有潜水泵、高液位检测器和低液位检测器,潜水泵与喷头通过喷管连通,喷头伸出箱体,且喷头喷出的水的落水点位于箱体之外,高液位检测器和低液位检测器信号连接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连接潜水泵。本发明可在对水体进行物理吸附净化的同时提高水体的溶解氧值,从而提高对河道水体的净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道水体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吸附原理的水体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工业化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生活质量、水准的提高,大量的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排入了城市河道中,城市河道污染也成了迫在眉睫急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不少城市由于各类排水口、截流井与溢流井、排水管道与检查井的建设和维护不当,导致大量地下水、河水等外来水通过排水口、管道和检查井的各种结构性缺陷进入排水管道,加之雨污混接和污水直排,周边居民生活污水不断汇入河道,河道水质难以通过自净能力维持水质情况,尤其是夏季,河道形成黑臭问题,严重影响景观环境及周围居民生活环境。而溶解氧值则是水体变黑、发臭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吸附原理的水体净化装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吸附原理的水体净化装置,包括:箱体、用于净化水体的复合吸附材料、潜水泵、喷管、喷头、高液位检测器、低液位检测器和控制器;
箱体包括外箱体和内箱体,外箱体包括外箱体骨架和设置在外箱体骨架表面的第一网状层,内箱体包括内箱体骨架和设置在内箱体骨架表面的第二网状层,内箱体布置在外箱体内,内箱体骨架和外箱体骨架固定连接,内箱体和外箱体之间形成用于固定复合吸附材料的容纳腔;
复合吸附材料填充在容纳腔内,潜水泵、高液位检测器和低液位检测器分别安装在内箱体内,潜水泵、喷管和喷头依次连通,喷头伸出箱体,且喷头喷出的水的落水点位于箱体之外,高液位检测器和低液位检测器分别信号连接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连接潜水泵。
优选地,喷头朝上设置,且喷头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用于出水的出水孔,且出水孔的进水端到喷头中心线的距离小于出水孔的出水端到喷头中心线的距离。
优选地,出水孔的进水端的高度低于出水孔的出水端的高度。
优选地,外箱体和内箱体为圆柱状,内箱体和外箱体同轴布置,喷头与内箱体同轴布置。
优选地,容纳腔顶部设有环形种植板,环形种植板沿周向开设有多个种植孔,种植孔内种有挺水植物。
优选地,箱体底部设有多个悬挂绳,悬挂绳上悬挂有填料框,填料框内设有微生物填料。
优选地,第一网状层和第二网状层为钢丝网或塑料网或尼龙网,外箱体骨架和内箱体骨架采用不锈钢管或塑料管或者木板制成。
优选地,复合吸附材料整体外表面设有用于包裹复合吸附材料整体的滤布层。
优选地,复合吸附材料由活性污泥炭化制得。
优选地,箱体通过桩或者绳子和锚布置在河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内箱体中的水通过潜水泵抽取,并通过喷管和喷头在空气中喷洒,增加了净化后的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净化后的水具有足够的溶解氧后再落入炭箱附近的河道中,提高了河道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增加了河道水体的自净化能力,进一步减少或避免了厌氧菌的大量繁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百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百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37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