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拌合站卸料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44266.3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3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彭文波;徐光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建(洛阳)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9/02 | 分类号: | B28C9/02;B28C7/16 |
代理公司: | 郑州先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7 | 代理人: | 王俊红 |
地址: | 471200 河南省洛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拌合站 卸料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混凝土拌合站卸料系统,包括卸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口一侧地面上设置有栈道,所述卸料口下部地面上设置有摆渡车轨道,所述摆渡车轨道上设置有摆渡车,所述摆渡车与所述栈道上分别设置有可对接的鱼雷罐车轨道,所述摆渡车在所述摆渡车轨道上运行到设定位置与所述栈道对接,所述鱼雷罐车轨道上设置有鱼雷罐车,所述鱼雷罐车通过所述摆渡车在所述栈道上与所述卸料口底部间歇式往复运行,所述摆渡车轨道间设置有供混凝土搅拌车上料的上料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拌合站卸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渡车包括设置在所述摆渡车轨道上的往复小车、设置在所述往复小车上的液压泵站和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四个方向上的四个升降油缸、设置在所述升降油缸上的受力杆和设置在所述受力杆上的所述鱼雷罐车轨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凝土拌合站卸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栈道底部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与所述往复小车对接处对应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锁定装置与锁定插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或所述的混凝土拌合站卸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雷罐车两端分别设置第一行程开关,所述鱼雷罐车轨道两端分别设置有的针对所述第一行程开关设置的鱼雷罐车限位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拌合站卸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小车两端分别设置第二行程开关,所述摆渡车轨道两端分别设置有的针对所述第二行程开关设置的摆渡车限位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拌合站卸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渡车轨道的轨距宽度大于混凝土搅拌车的车身宽度1.2m。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混凝土拌合站卸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平台为地面基坑,所述鱼雷罐车顶部设置有接料斗。
8.一种混凝土拌合站卸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为拌合站同一卸料口的分时段上料,包括搅拌车和鱼雷罐车的两种上料方式;搅拌站卸料口下部设置搅拌车上料平台,所述搅拌车驶入所述搅拌车上料平台完成搅拌车上料;所述拌合站卸料口一侧设置栈道,所述栈道与所述搅拌站卸料口之间设置可往复运动的摆渡车,所述摆渡车与所述栈道顶部分别设置有可活动对接的鱼雷罐车轨道,所述鱼雷罐车轨道上设置鱼雷罐车,所述鱼雷罐车上料时,所述摆渡车与所述栈道对接,所述鱼雷罐车运行至所述摆渡车上,通过所述摆渡车运行至所述搅拌站卸料口下部进行上料,上料完成后,所述摆渡车运行至所述栈道一侧与所述栈道对接,所述鱼雷罐车运行至所述栈道上,完成所述鱼雷罐车上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凝土拌合站卸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渡车上设置有升降油缸,所述摆渡车可通过所述升降油缸调整在所述搅拌站卸料口下部的上料高度以及与所述栈道的对接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凝土拌合站卸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渡车与所述栈道之间设置有锁定装置,所述摆渡车与所述栈道通过所述锁定装置对接锁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建(洛阳)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电建(洛阳)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426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电阻接地系统线路检测装置
- 下一篇:用于肢端成像的核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