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断溶体储层的酸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44396.7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8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洋;张雄;赵兵;黄燕飞;李春月;房好青;罗攀登;耿宇迪;刘志远;纪成;宋志峰;何晓波;陈定斌;刘雄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E21B43/27;E21B33/13;C09K8/68;C09K8/7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张海荣;刘华联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断溶体储层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断溶体储层的酸压方法,包括形成射孔步骤,进行射孔操作,以在目标储层内形成射孔;形成人工裂缝步骤,在射孔的基础上,实施压裂操作,以在目标储层形成人工裂缝,从而沟通目标井眼区域内的油气储集体,其中,在形成人工裂缝步骤中,可以进行多次压裂操作,并且至少一次后次压裂操作相对于前次压裂操作能使得裂缝的下缝高向下延伸,该酸压方法可以控制缝高,尤其是避免上缝高扩展,并保证下缝高进行扩展,使得裂缝更好的连通储层,获得最优势的通道,进而提高生产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断溶体储层的酸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油气开发的发展,特深碳酸盐岩领域获得重大油气突破。对有些油气田的构造演化、储层、油气藏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等的综合分析,认为该类油气藏为断溶体油气藏,具有沿断裂带整体含油、不均匀富集的特点。断溶体既是油气运移通道又是油气富集场所。
一般,这种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天然裂缝发育,脆性强的特点,储层的纵向应力差异小,垂向缝高控制难度大。当钻头钻进至断溶体油藏储层时,非均质性强,钻进风险高,一般钻井井底处于断溶体储层上部。若直接对储层进行射孔酸压,上缝高容易扩展到非产层,不能得到有效增产。
由此,发明一种用于断溶体的压裂方法以有效增产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的部分或者全部,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断溶体的酸压方法。该酸压方法可以控制缝高,尤其是避免上缝高扩展,并保证下缝高进行扩展,使得裂缝更好的连通储层,获得最优势的通道,进而提高生产能力。
为了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断溶体的酸压方法,包括:
形成射孔步骤,进行射孔操作,以在目标储层内形成射孔,
形成人工裂缝步骤,在射孔的基础上,实施压裂操作,以在目标储层形成人工裂缝,从而沟通目标井眼区域内的油气储集体,
其中,在形成人工裂缝步骤中,可以进行多次压裂操作,并且至少一次后次压裂操作相对于前次压裂操作能使得裂缝的下缝高向下延伸。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形成人工裂缝步骤中,
第一阶段,进行压裂操作,以形成初始裂缝,
第二阶段,向地层内注入携带上浮剂的滑溜水,以在初始裂缝的上壁面形成上隔板,
第三阶段,在初始裂缝的基础上进行压裂操作,以使得初始裂缝的下缝高向下延伸,直至裂缝的缝长达到预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形成人工裂缝步骤中还包括,
第四阶段,向地层内注入携带暂堵剂的滑溜水,以暂堵裂缝的前端,
第五阶段,进行压裂操作,在上隔板和位于裂缝的前端的暂堵剂的作用下,使得裂缝的下缝高向下进一步延伸。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形成人工裂缝步骤中还包括第六阶段,向地层内泵送交联酸体系,以对裂缝的壁面进行酸蚀而增加裂缝的导流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阶段的压裂操作过程中,以不小于6.5m3/min的排量泵送压裂液。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二阶段中,上浮剂为相对钻井液能漂浮的并能承受地层压力的玻璃微珠或者液体暂堵剂,优选地,注入过程中泵送排量不小于3.0m3/min。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三阶段中,以不小于6.5m3/min的排量泵送压裂液。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四阶段,以不小于6m3/min的排量泵送滑溜水,其中暂堵剂在滑溜水中的质量浓度为2.5-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43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