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落水救援机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45595.X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80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崔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C9/22 | 分类号: | B63C9/22 |
代理公司: | 成都东恒知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304 | 代理人: | 何健雄;廖祥文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落水 救援 机械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落水救援机械装置,包括装置外壳、定位机构、操作杆、平横轮、装置门、加速机构、旋转调整机构和卡接发射机构,所述装置外壳顶部固定连接定位机构底部,所述装置外壳左侧固定连接操作杆一端,所述装置外壳底部左侧固定连接加速机构,所述装置外壳底部靠近加速机构固定连接旋转调整机构顶部。该船舶落水救援机械装置通过设置的救生圈,可以在抛射救生圈时,将救生圈通过装置门放入进装置内,关好装置门,按下开关,定位机构将救生圈定位在其和加速机构之间,加速机构对救生圈进行旋转加速,定位机构接触定位,卡接发射机构将救生圈快速抛出,能够有效将救生圈咆哮落水人员,解决的人力不足的弱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救援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船舶落水救援机械装置。
背景技术
救生圈是指水上救生设备的一种,通常由软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较小的轻型材料制成,外面包上帆布、塑料等。供游泳练习使用的救生圈也可以用橡胶制成,内充空气,也叫做橡皮圈。救生圈外表颜色应为橙红色,且无色差。救生圈表面应无凹凸、无开裂。沿救生圈周长四个相等间距位置,应环绕贴有50㎜宽度的逆向反光带。救生圈应耐高低温,无皱缩、破裂、膨胀、分解。救生圈从规定高度投落后,应无开裂或破碎。救生圈应耐油,无皱缩、破裂、膨胀、分解。救生圈应耐火,不应燃烧或过火后继续融化。救生圈应能支承14.5kg的铁块在淡水中持续漂浮24h。救生圈在自由悬挂情况下,应能承受90kg重量持续30min而无破裂和永久变形。对于配有自发烟雾信号和自亮浮灯所附速抛装置的救生圈,释放时应能触发该装置。当救生圈被自由的悬挂时的时候,它应该是可以在三十分钟承受九十公斤的重物的,且在这一时间段内,救生圈不会破裂,更不会变形。
现有的船舶人员在落水后,需要船上人员下水进行救援,但在救援前会对落水人员抛去救生圈,但人力毕竟有限在水面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可能不能准确和有力的将救生圈抛向落水人员,可能会一定程度危害落水人员生命安全健康,因此亟须发明一种船舶落水救援机械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落水救援机械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落水救援机械装置,包括装置外壳、定位机构、操作杆、平横轮、装置门、加速机构、旋转调整机构和卡接发射机构,所述装置外壳顶部固定连接定位机构底部,所述装置外壳左侧固定连接操作杆一端,所述装置外壳底部左侧固定连接加速机构,所述装置外壳底部靠近加速机构固定连接旋转调整机构顶部,所述装置外壳底部靠近旋转调整机构固定连接卡接发射机构顶部,所述装置外壳正面铰链铰接装置门一侧,所述装置门靠近装置外壳内侧活动连接平衡轮。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准星、定位壳、固定块、液压小杆、旋转杆和定位轮,所述定位壳底部固定连接装置外壳顶部,所述装置外壳靠近定位壳开设有第一连接口,所述定位壳内左侧靠近第一连接口顶部固定连接固定块左侧,所述固定块右侧铰链铰接旋转杆一端,所述旋转杆另一端活动连接定位轮,所述旋转杆靠近固定块一端铰链铰接液压小杆一端,所述液压小杆另一端铰链铰接定位壳内壁顶部。
所述加速机构包括加速轮、加速电机和电机槽所述电机槽顶部固定连接装置外壳底部,所述装置外壳靠近电机槽开设有第二连接口,所述电机槽内固定连接加速电机,所述装置外壳内加速电机顶部固定连接加速轮。
所述旋转调整机构包括固定外壳、固定支架、轴承、连接块、第一铰接块、第二铰接块、连接轴和固定平台,所述连接块顶部固定连接装置外壳底部,所述连接块底部固定连接第一铰接块顶部,所述第一铰接块底部铰链铰接第二铰接块顶部,所述第二铰接块底部固定连接固定平台顶部,所述固定平台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顶部,所述连接轴底部过盈配合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外圈过盈配合固定支架中部,所述固定支架外缘固定连接固定外壳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未经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55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