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智能风控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45675.5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66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付胜龙;王钰;张逵;万炎;万世红;肖林涛;王翔;葛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3 | 分类号: | G06Q40/03;G06F16/2458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卢蓉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望***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分析 智能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互联网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智能风控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尽调管理单元,用于获取与借款企业相关的多维度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清洗汇总,得到企业信息;贷前测评单元,用于根据企业信息对企业的资产运营偿债能力进行分析,评估企业的授信额度,并生成企业的贷前测评报告;贷中监控单元,用于对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分类风险进行监控,评估融资风险并进行风险评级;贷后预警单元,用于在企业融资后,通过风控模型对企业进行贷后监控预警。本发明通过采集的借款企业各方面的多维度数据,对借款企业进行贷前测评、贷中监控和贷后预警,对整个信贷流程进行监控管理,提高信贷效率,降低资金出借方的信贷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互联网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智能风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贷款是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按一定利率和必须归还等条件出借货币资金的一种信用活动形式。在贷款业务中,贷款安全是金融借贷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为了控制贷款风险需要风控人员或审核人员对每笔贷款的授信过程进行核查。
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人工方式审核贷款授信信息以控制风险,通过人工方式审核处理不但效率较低,容易出错,而且不能对贷前、贷中和贷后的整个企业贷款过程进行监控管理,从而导致贷款风险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智能风控系统及方法,通过采集的借款企业各个方面的多维度数据,对借款企业进行贷前测评、贷中监控和贷后预警,对整个信贷流程进行监控管理,提高了信贷过程的效率,降低资金出借方的信贷风险。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智能风控系统,包括:
尽调管理单元,用于获取与借款企业相关的多维度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清洗汇总,得到企业信息;
贷前测评单元,用于根据企业信息对企业的资产运营偿债能力进行分析,评估企业的授信额度,并生成企业的贷前测评报告;
贷中监控单元,用于对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分类风险进行监控,评估融资风险并进行风险评级;
贷后预警单元,用于在企业融资后,通过风控模型对企业进行贷后监控预警。
优选地,所述企业信息包括企业主体信息、资产负债信息、线上业务信息、财务科目信息和上下游商家信息。
优选地,所述尽调管理单元包括:
主体信息模块,用于根据企业基本数据、企业股东数据、司法数据、工商数据和纸质押数据,构建企业的基本数据画像,从而得到企业的企业主体信息;
资债信息模块,用于根据个人资产数据、个人负债数据、企业资产数据和企业负债数据构建企业的资产负债画像,从而得到企业的资产负债信息;
业务信息模块,用于从不同的线上数据源获取订单数据、发票数据和流水数据,根据订单数据、发票数据和流水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得到企业的线上业务信息;
财务信息模块,用于对导入的企业资产表、企业负债表和企业利润表进行财务化处理,得到企业的财务科目信息;
上下游信息模块,用于上下游商家的相关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得到上下游商家信息。
优选地,所述贷前测评单元包括:
规则因子模块,用于配置和存储规则因子;
策略模块,用于基于规则因子配置风控策略,并形成各种测评模型;
财务测评模块,用于通过测评模型对财务科目信息进行财务分析,得到财务测评结果;
业务测评模块,用于通过测评模型对线上业务信息和上下游商家信息进行业务分析,对企业的三流合一数据进行交叉验证,计算授信额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未经大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56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功率型电芯用电解液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管坡口切割机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