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胫骨近端髓腔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45749.5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8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力达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1322 北京市顺义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胫骨 近端髓腔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胫骨近端髓腔处理装置,包括骨刀、导向套和胫骨平台基板,所述骨刀包括本体和手柄,所述本体上开设有延伸到顶端的第一凹槽,所述手柄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导向套的底部安装在所述胫骨平台基板上,所述导向套内设有骨刀导向通槽,所述骨刀的本体可在所述骨刀导向通槽内滑动,所述导向套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手柄可卡在所述第二凹槽内。上述方案,所述胫骨近端髓腔处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再需要拔出工具的配合,可利用自带的手柄将骨刀打入髓腔,并且可以通过转动手柄,利用杠杆原理将骨刀从髓腔中拔出,简化了手术步骤,方便医生操作,同时有效地缩短了胫骨近端髓腔的处理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胫骨近端髓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膝关节初次手术中,胫骨近端髓腔处理是使用专用手柄连接骨刀,通过敲击专用手柄的端部将骨刀打入髓腔,然后再使用专用滑锤连接骨刀,借助专用滑锤将骨刀从髓腔中拔出。整个手术过程中,骨刀均需要与辅助工具连接,无法独立完成工作,手术过程步骤繁琐,操作过程复杂,手术时间过长,影响手术完成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胫骨近端髓腔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骨刀在胫骨近端髓腔处理手术过程中,无法独立完成工作,需要与其它辅助工具装配使用,操作复杂,导致手术步骤繁琐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胫骨近端髓腔处理装置,包括骨刀、导向套和胫骨平台基板;所述骨刀包括本体和手柄,所述本体上开设有延伸到顶端的第一凹槽,所述手柄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手柄可从所述第一凹槽内向外转动;所述导向套的底部安装在所述胫骨平台基板上,所述导向套内设有骨刀导向通槽,所述骨刀的本体在所述骨刀导向通槽内滑动,所述导向套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手柄可卡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其中,所述手柄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适配的滑块,所述滑块上开设有长圆形孔,以与所述本体通过销轴铰接;所述手柄的另一端设有敲击头。
其中,所述骨刀还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凹槽和限位凸起,所述本体顶部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的上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的限位凹槽,所述滑块上远离所述长圆形孔的一端处设有可卡固在所述限位凹槽内的限位凸起。
其中,所述本体的两侧设有翼部,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两个翼部之间的侧面上。
其中,所述导向套底部的相对侧设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胫骨平台基板中心开设有导向套定位通槽和与所述导向套定位通槽连通的翼部槽;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插入所述导向套定位通槽内,所述导向套的底部端面卡在所述胫骨平台基板的顶部端面上,所述翼部槽与所述骨刀导向通槽连通。
其中,所述导向套内的骨刀导向通槽与所述骨刀的本体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位置相对应且宽度相等。
其中,所述胫骨平台基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固定钉的安装孔。
其中,所述翼部设有刃口,所述翼部表面设有若干竖槽。
优选的,所述胫骨近端髓腔处理装置的材质为0Cr17Ni4Cu4Nb。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所述胫骨近端髓腔处理装置可独自完成骨刀的打入和拔出工作,无需其它辅助工具,可以利用自带的手柄将骨刀打入髓腔,并且可以通过转动手柄,利用杠杆原理将骨刀从髓腔中拔出,简化了手术步骤,方便医生操作,同时有效地缩短了胫骨近端髓腔的处理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胫骨近端髓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力达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力达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57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