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据-知识驱动的污水处理过程优化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46100.5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48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韩红桂;张琳琳;乔俊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知识 驱动 污水处理 过程 优化 控制 方法 | ||
一种数据‑知识驱动的污水处理过程多目标优化控制方法属于污水处理领域。为了平衡污水处理过程中能耗和出水水质的关系,本发明建立基于数据驱动的污水处理过程能耗和出水水质模型,获得能耗、出水水质以及操作变量的关系,采用基于进化知识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硝态氮SNO浓度和溶解氧SO浓度进行优化,并使用PID控制器对硝态氮SNO浓度和溶解氧SO浓度进行跟踪控制,解决了污水处理过程中出水水质难以达标以及能耗高的问题,有利于污水处理过程高效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据-知识驱动的污水处理过程优化控制方法,首先,基于数据驱动建立污水处理能耗和出水水质模型,获得污水处理多目标优化函数,然后,采用基于进化知识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污水处理过程中溶解氧SO和硝态氮SNO浓度进行优化,以降低运行能耗并提高出水水质,最后,采用PID控制器对溶解氧SO和硝态氮SNO浓度进行跟踪控制,本发明可以降低污水处理能耗并提高出水水质,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将污水的有机物去除,并将处理过的水排出的过程。污水处理过程是水资源重复利用不可或缺的环节,对节约水资源,维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污水处理过程机理复杂,非线性和强耦合特征明显,导致污水处理过程较难优化控制,而污水处理过程中能耗和出水水质是两个互相冲突又相互耦合的优化目标,因此,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平衡能耗和出水水质的关系是一种重要的研究问题,在污水处理优化控制能耗和出水水质目标模型的建立过程中,由于污水处理厂及其环境的不同,机理模型难以确定,因此,设计基于数据驱动的能耗和出水水质模型对精确描述污水处理优化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水数据的采集需要较长的时间,且采集的数据量有限,这对污水处理过程优化控制性能产生了一定的限制;因此,设计合理的优化方法,对溶解氧SO和硝态氮SNO浓度进行优化控制,不仅可以节约能源,保证水质达标排放,而且对污水处理过程的稳定高效运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数据-知识驱动的污水处理过程优化控制方法,主要建立了基于数据驱动的能耗和出水水质模型,并利用基于知识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获得溶解氧SO和硝态氮SNO浓度的优化设定值,并利用PID控制方法实现溶解氧SO和硝态氮SNO浓度的跟踪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及实现步骤:
1.一种基于数据-知识驱动的污水处理过程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包括建立基于数据驱动的污水处理多目标优化模型、设计基于进化知识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方法和设计优化设定值跟踪控制方法,具体步骤为:
(1)建立基于数据驱动的污水处理目标模型
①以污水处理能耗和出水水质为目标,建立污水处理多目标优化模型:
min F(t)=[f1(t),f2(t)] (1)
其中,F(t)是多目标优化模型,f1(t)是t时刻的能耗模型,f2(t)是t时刻的出水水质模型;
②以二级处理过程厌氧末段硝态氮SNO和好氧末段溶解氧SO、出水混合固体悬浮物MLSS、出水氨氮SNH为输入变量,建立基于数据驱动的污水处理能耗和出水水质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61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