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帘式磁吸门及其智能信筒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46241.7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7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魏伟;蔡耀准;关卫;王茂兴;潘红涛;曹高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29/12 | 分类号: | A47G29/12;A47G29/126;A47G29/122;G01F23/60;E05C1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325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帘式磁吸门 及其 智能 信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帘式磁吸门及其智能信筒,其帘式磁吸门通过在设置干簧管以探测门帘的开闭,从而判断是否有信件投入;包括过信板、帘式磁吸机构,过信板上设置有一个用于信件通过的插入口,过信板位于每个插入口内侧处分别安装有一个帘式磁吸机构;帘式磁吸机构包括安装在插入口上下两侧的门帘固定板、干簧管固定板,门帘固定板通过门帘轴与门帘一端铰接,门帘另一端为开放端且此端上设置有门帘安装板,门帘安装板上安装有干簧管吸附磁铁;干簧管固定板上设置有干簧管安装处,干簧管安装处上安装有干簧管,干簧管吸附磁铁用于触发干簧管。本发明的帘式磁吸门结构简单,可以在现有信筒的基础上直接改进,且改造成本低,适合大面积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筒,特别是涉及一种帘式磁吸门及其智能信筒。
背景技术
信件是一种非常古老且沿用至今的通信方式,虽然在国内已经开始淘汰这种方式,但是在国外,特别是欧美地区,信件仍旧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而在信件通信中,信筒是必不可少的,其用于寄信人投递信件,然后邮差通过信筒取件后进行邮寄。
目前的信筒其实就是个筒状的箱子,设置有信门用于开闭箱子,信门或箱子上设置有投信的插入口,需要投信时,直接将信件通过插入口投递进入信筒内即可。这种方式由于邮差无法知晓信筒内是否投递了信件,因此只能通过巡查的方式发现信件并取走信件以进行投递。这显然给邮差带来了大量的精力浪费,因为很多信筒在巡查期间并没有信件,但是邮差却必须一一打开进行检查,十分耗时耗力。另外一旦过了巡查期,那么投递的信件也只能等待下一次巡查是打开,使得信件的时效、邮寄效率大大降低。特别是信筒内的信件遗失时,由于没有记录,就会导致无法追责,时常引起寄信者与邮差之间的纠纷。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帘式磁吸门及其智能信筒,其帘式磁吸门通过在设置干簧管以探测门帘的开闭,从而判断是否有信件投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帘式磁吸门,包括过信板、帘式磁吸机构,所述过信板上设置有一个用于信件通过的插入口,过信板位于每个插入口内侧处分别安装有一个帘式磁吸机构;
所述帘式磁吸机构包括安装在插入口上下两侧的门帘固定板、干簧管固定板,所述门帘固定板通过门帘轴与门帘一端铰接,所述门帘另一端为开放端且此端上设置有门帘安装板,门帘安装板上安装有干簧管吸附磁铁;所述干簧管固定板上设置有干簧管安装处,干簧管安装处上安装有干簧管,干簧管吸附磁铁用于触发干簧管。
优选地,过信板位于每个插入口的外侧处分别安装有一个防水把手,防水把手内侧为中空的防水腔,防水将遮盖插入口。
优选地,所述干簧管固定板上还通过固定强力磁铁吸附固定有导信板,导信板上设置有导信部分,导信部分插装入插入口内。
优选地,所述过信板采用可与磁铁吸附的材料制成,干簧管固定板、门帘固定板、导信板分别通过不同的固定强力磁铁吸附固定在导信板上。
优选地,所述过信板上还安装有走线固定磁铁,所述走线固定磁铁通过磁力吸附固定在过信板上,干簧管的供电导线、信号线穿过走线固定磁铁。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智能信筒,其应用有上述帘式磁吸门。
优选地,过信板为信门其可开合地安装在信筒上,所述信筒顶部、底部分别安装有顶箱、底箱,所述顶箱内安装有:
电源,为用电设备提供电能;
网络模块,用于将控制器与外部设备联网;
控制器,用于收发解析控制指令,并进行参数计算,程序运行;
控制器的信号端分别与干簧管的信号端、网络模块的信号端通讯连接,电源分别为网络模块、控制器、干簧管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维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62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